第五百四十四章 换头传经(2/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清流,纷纷前来请教。
    跋摩稍事准备,便开讲《法华经》与《十地论》。
    开讲那天,车辆挤满寺院周围,往来观看的人,摩肩接踵。
    跋摩神态天然,议论绝妙,听者无不叹服。
    讲经之余,他还译出《菩萨善戒》等经典。
    元嘉八年夏,跋摩到定林下寺居住。
    说法时,虔信者采花布满坐席,只是跋摩坐处,花色分外鲜艳,众人崇敬无比,待以圣礼。
    夏日过后,跋摩回到祇洹寺。他与宋地缘分已尽,不想久留了。
    九月二十八日,中食尚未吃完,他便先起身回阁。
    弟子们起初未在意等进来看时,大师早已圆寂多时了。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
    他弃掉头簪彩饰,布衣疏食,在僧舍中专心学习经典,到受戒时,已贯通了经律论三藏。跋陀罗为人谦和谨慎,对老师极尽礼节。
    不久之后,他辞别小乘老师,转而学习大乘。
    老师一见,便让他探取经匣,这好像古代婴儿的抓周,测其将来是否成器,他一伸手便得到《大品》与《华严》,老师很是赞许,感叹道:“你于大乘缘分不浅啊!”
    自此埋头群经,诵读讲解,没有人能与之抗辩,因造诣高深,被称为“摩诃衍”即“大乘”之意。
    跋陀罗受菩萨戒后,离开故乡中天竺,游历狮子国等地,名声渐起,得到的供养物品极多,因自知与东土缘分很重,便乘船渡海。船行至中途,风停水尽,望着四周茫茫一片,全船人渐渐绝望。
    跋陀罗站起来说:“诸位不用惊慌,我们若同心合力礼拜十方佛祖,称颂观音菩萨,定能使他们感动。”
    “哎!快歇歇吧,佛祖若有灵,也不会让风停住。还是别做梦了,跟我们一帮俗人坐着等死吧。”
    船中不信佛的商人有气无力地拒绝。
    跋陀罗便独自立到船头,朝向西方,虔诚地礼拜忏悔。
    不多时,信风渐起,乌云密集,降下暴雨,船上人在雨中欢呼雀跃,又朝他忏悔,请求皈依。
    元嘉十五年,跋陀罗到达广州,宋文帝派使者迎接。
    将到京城,又派名僧慧严、慧观等在郊外新亭为他洗尘。
    众人见他神情清逸,秉性通达,无不景仰,虽通过翻译交谈,欢悦之情也非同一般。
    跋陀罗住在祇渲寺中,通才大儒颜延之亲自登门拜访,文帝又亲自邀见,这样一来,京城的远近内外,车马冠盖前后相望,名士高人纷纷前来拜访。
    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丞相南谯王刘义宣都拜他为师。
    随后,众僧请他译经,也集合学僧,在祇洹寺译出《杂阿含经》,在东安寺译出《法鼓经》,在丹阳郡译出《胜鬘》、《楞伽经》,当时七百余人参与其事,宝云传译,慧观笔录,盛况空前。
    谯王出镇荆州,请跋陀罗一起去。
    在荆州,他住在辛寺,又译出了许多经典,诸如《无忧王》、《过去现在因果》、《无量寿》、《泥洹》、《央掘魔罗》、《相续解脱波罗密了义》、《现在佛名经》、《第一义五相略》、《八吉祥》等,前后相续,共有百余卷。
    谯王又请他讲《华严》,他自量不擅长汉语,恐有舛误,于是心怀愧意,早晚礼拜忏悔,祇请观世音于冥冥之中相助。
    某夜,便梦见一白衣人手持利剑,托一颗人头来到他面前问:“为何忧心忡?”
    他便将详情说出,白衣人一笑:“不必担心。”
    便用剑砍掉他的头,将新头安上,让他来回转动:“该不会疼痛吧”
    他答道:“不疼。”
    白衣人飘然而去,他猛然醒来,顿觉心神怿悦,口说汉语如同梵语般流利,于是决定开讲,僧俗听众,无不心服。
    元嘉末年,谯王屡做怪梦。
    跋陀罗对他说:“京城将发生祸乱。”
    果然不到一年,便发生了叛乱事件。
    孝武帝孝建初年,谯王意欲谋反。
    跋陀罗见他时,面容悲戚,还未来得及说话,谯王便心虚地探问原因,他便恳切劝谏,泪流满面地说:“你肯定图不到什么,恕贫僧不能跟从。”
    谯王已准备多时,哪里肯听?他不耐烦地伸手制止跋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