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我不想归去,任重道远(3/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呢?
    正因为这样,即将被赵诚带进京的老秦一家子高兴的如同过年,纷纷惊为天人说“能追随相公服役是卑职一生的荣幸”。
    “行了,追随我是你们家的荣幸,这句重复三遍给我听。至于其他的就别说,尤其灵芝山的细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不想知道,不想听!”
    赵诚拍案道,“听的越多就越放不下。越听,就越感觉有一群人,每一天每一时,在欺凌剥削养他们的人。越听,我就越会想起,正是这群平时被他们各种恶霸勒索,各种帮派打压,各种老爷剥削的人,在七成的战损下,定鼎了池州战役。”
    “越说,我就越想到。这群人平日逆来顺受,被欺负不告状,被打骂不还手。遇到特权就自卑又敬畏。恶霸们觉得这群人怂,是韭菜,但叛军围城的时候恶霸们瑟瑟发抖,而这群怂蛋在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下,碾着王秀打到了灵芝山。”
    “到底谁怂我不做评论,我管这叫勇于公斗怯于私斗。秦人靠这样的风气做到了书同文车同轨,但他们残废后就退役,继续看着那群貌似勇狠的怂蛋脸色。”
    赵诚就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些。
    到了末尾,也没能把一碗粥吃完。秦明没怎么听懂,就是舔着嘴皮盯着赵诚没吃完的腊肉粥。
    好吧,赵诚觉得也是够了,干脆把粥推给他。
    反正诚如赵诚自己所言,这货就是脑壳没有后遗症的时候他也想不明白什么问题,现在基本就更是个傻子。
    傻也有傻的好处。
    “额,都凉了。”
    秦明低着头吃了个稀里哗啦。
    拯救失足青年需要慢慢来,赵诚也不指望快。
    于是说点他能听懂的,迟疑着问,“老秦你有多少身家?”
    噗——
    秦明急的一口粥就喷了出来,急忙摇手,“木有木有,末将真没啥积累。”
    “少啰嗦,我又不是要窥视。我自身没钱,需要集资。进京后我们有一年时间,我一脑袋的主意,挑选几个项目来炒作一下,套取些京城财主们的钱,然后带到莆田投资去,顺便支援一下西北白沉香,这些,就是咱们的第一桶金,也是大宋的第一桶金。”
    “这样的说。”
    秦明摸着下巴,这下就一副有点身家的样子了。
    主要是他素知赵诚猥琐,鬼主意又多,投资打水漂的几率应该不大。
    就这样,正月三十清晨,池州大雾。
    赵诚带着简单寒碜的行礼以及家眷,牵着小虎头的手,蔡九秦明随行护卫,一行两辆车,离开池州。
    期间,正是池州民兵营集结日常训练的号角声吹向。
    这是池州每人都很熟悉的旋律,叛军围城的日子里,几乎天天有这声音。
    坐在车里、身体仍旧还没恢复的赵诚却觉得很陌生。连最后一次去军营和他们道别的机会和勇气都没有,怎么能说熟悉呢?
    拉开车帘子,赵诚于车上回望许久,雾太大,看不清楚州城。
    心中滋味复杂,不知道有生之年什么时候再能回来?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
    但赵诚的性格和思路决定了只能往前看,不能往回看。
    池州不是天下,也不是结束,只是刚刚开始。
    往后每走一步都是打仗,当打赢了所有的政治军事战役后,自然就会站在巅峰,自然就会真正平定天下。
    在池州本地,永远打不赢池州根子上的战役。只有一个地方能打赢池州战役:朝廷。
    池州的事对人触动很大,但在芸芸众生和天下的总量上显得微不足道。
    这就是赵诚的权衡和路:刚刚开始,任重道远……
    (全书完)
    后话:
    结束的有点意外,若有书友念头不通达,小宝只能接受并道歉。
    经历了上本《妖女》的失败,这本开书于小宝最低潮时期,基本就是急于拿出个东西来凑数,也没听编辑虎牙的建议。
    仓促自来没好事。导致这本书是失败的,槽点太多,小宝在正常状态下自己都觉得惨不忍睹。
    除了系统外,不伦不类的地方也实在太多,不细数了。
    心里想着要提前结束,编辑也早就建议砍掉。
    但无奈小宝不想也不能直接宣布太监,正值写到池州战役中途,想着,怎么的也要把这战写完,至少告一个段落。算是对自己和大家的交代。
    但事与愿违,越这样的心态,越写不出东西,后期写的一塌糊涂又比较拖。到决战时,甚至已没有任何的情绪去描写细节,只能一笔从侧面带过。
    叹息是不会叹息的,会平复一小段时间,总结一些教训,尽量把下本新书准备的完善充分些,然后站起来再撸。
    唯独就是对一直追看支持的老朋友感觉比较愧疚,对你们道歉鞠躬。
    六月份的新书,咱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