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真正的死心都是悄无声息(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南越皇帝,承受不住本国大儒名士的施压,继东陵之后,也站出来,为本国死在西楚的大儒名士发声,要西楚给他们南越一个交代!
    为了证明自己发声虽晚,但不比东陵皇帝差,南越皇帝的态度十分强硬、谴词也十分的严肃,仿佛震怒到无以复加,无法接受南越那么多大儒名士死在西楚,这才拖延到现在才发声。
    东陵被九皇叔逼的,不得不出声。
    南越被东陵架了上去,也不得不站出来。
    三国有两国表了态,现在就只剩下北庆,没有任何表态。
    北庆皇帝与朝廷,这种毫不作为的行为,引得北庆上下很是不满。
    北庆重武轻文,文人很少发声。
    不是他们不想,也不是他们不愿,而是发了声也无用。
    朝廷不听。
    但这一次,哪怕是没有人听,北庆境内的读人,也全都站了出来,斥责朝廷的无能与不作为。
    他们北庆数十位大儒名士,死在西楚,死在西楚皇帝的登基大典上,北庆朝廷却不为他们,去向西楚要一个公道。
    身为文人,他们感到可悲,也感到凄凉。
    大儒名士惨死他国,他们北庆都没有任何作为,他们这种人物要是死了,是不是更不会有人过问。
    “南越那样的国,都站出来,要为本国死去的大儒名士,要一个公道,我们北庆的官员,却一个个是缩头乌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白死了,他们死都白死了。”
    “身为北庆人,我为自己是北庆人感到悲哀!”
    “北庆不需要读人,也没有我们读人的地方,这里是我的故国,却不是读人的故国。”
    “走吧,都走吧……能离开就离开,我们愿为北庆抛头颅、洒热血,北庆却不会管我们的死活。”
    “这不是死去的大儒名士悲哀,这是北庆读人的悲哀,北庆人的悲哀。”
    “你们怎么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地方我不想再呆下去了。”
    “离开吧,都离开吧!”
    在斥责反抗无效后,北庆的文人,用最消极的方式,来向北庆朝廷表达不满。
    他们结伴而行,从北庆离开。
    去东陵、去南越……天下之大,总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一批批读人,跟着自己的老师,随同自己同伴,离开北庆。
    一间间院被关闭。
    北庆的读人,在争不出一个想要的结果后,选择用最消极的办法,也表达自己的不满。
    东陵与南越先后表态,给西楚施压后,北庆的皇帝也坐不住。
    他本来也准备,随大流地给西楚施压,借机从西楚身上咬下一块肥肉,可是……
    北庆境内这些读人的举动,却让北庆皇帝极为不满:“他们这是在逼朕!”
    “朕是皇帝,还是他们是皇帝!朕做事,还要他们教不成。”
    “一个个眼中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朕这个皇帝……以为这样就能让朕妥协,让朕听你们这些读人的,成为你们手中的傀儡吗?”
    “做梦!”
    “朕绝不妥协!你们休想逼朕!”
    北庆皇帝善战又骁勇,本就是极为强势、霸道又坚定的人。
    正因为他这样的性格,北庆的文臣才得不到重用,被北庆皇帝压得死死的。
    北庆的皇权高度集中统一,一句乾坤独断也不为过。
    这样的北庆皇帝,当然不能接受,被一群读人逼着妥协。
    哪怕他原本就是要妥协的,也不行。
    北庆皇帝现在,不是不想随大流,给西楚施压,而是不愿意,也不能向北庆的读人妥协。
    北庆皇帝很清楚,向读人妥协、低头这种事,有了这一次,就会有下一次,下下一次……
    权利就是,在一次次妥协与退让中丢失的。
    身为北庆皇帝,他绝不允许,有人来染指、分夺他的权利。
    是以,他绝不会向那群读人妥协,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
    北庆皇帝态度坚决,不肯在读人的逼迫下,去向西楚施压。
    北庆的读人,见自己这般反抗,也得不到任何重视,越发地对北庆失望。
    若前面的读人离去,故意闹得声势浩大,还有给北庆皇帝施压之意,这一批悄无声息离去的读人,就是真的死了心。
    对北庆死了心。
    而这对北庆的伤害,是巨大的。
    北庆皇帝还能坐得住,北庆的朝臣却是不行的,尤其是那些个文臣,更是苦口婆心地跪地死劝:“陛下,请您三思。”
    “陛下,打天下要靠将士们,重武没有错,可这天下总要文人来治理。那些读人走了,短时间内不出有什么影响,是因为北庆还有我们这些老骨头撑着。”
    “等到我们这些老骨头老了、死了,北庆就后继无人了。”
    “陛下,这不是妥协,亦不是低头……这是我北庆,为我北庆人出头,为我北庆人讨公道,这是我们北庆合理的诉求。”
    “陛下,武将是人,我们文臣也是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