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巨贪(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瀛岛倭人忍术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可在正统的中华武术面前,不过是雕虫技罢了。
    我们传承几千年的武艺,只是到了满清被朝廷打压,逐渐没落而已。
    柳生十兵卫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他终于拔出了自己的倭剑。柳生十兵卫被称为瀛岛第一剑客,剑法凌厉杀招频出。
    而黑娃手里,只不过拿着一柄普通的大刀。那是他从手下将士腰间,随手取来的。
    柳生十卫兵挽了个剑花,光影闪闪,冲着黑娃扑了上来。
    黑娃持刀而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众人无不为他捏了把汗,眼看着倭剑近前,突然寒光一闪,黑娃手里的大刀挥出。
    柳生十卫兵死都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还会有如此之快的刀法。刀比剑沉重,挥舞起来速度就会变慢。
    柳生十卫兵号称瀛岛第一剑客,竟然一刀被唐黑娃割断了咽喉。
    ‘当啷’一声,柳生十卫兵的倭剑掉在了地上,他死死的捂住咽喉,眼珠逐渐的突出。至死,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人出刀似乎比闪电还要快。而他手里的倭剑,甚至于尚未出鞘。
    山鬼组织的头目龟山一郎,看着横尸就地的柳生十卫兵,登时露出了惊恐的神色。这个他们瀛岛第一高手,在这个大明水师提督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龟山一郎被押回大明受审,至于瀛岛所谓的天皇,则对大明俯首称臣。答应每年,向大明朝贡。
    朱慈烺原本是想灭掉这个弹丸之国的,可随即他发现,这个弹丸之国着实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他们自身还在纷争之中,百姓们过得也是相对原始落后的生活。灭掉他们,对大明并没有什么益处。
    只要这些倭人不再惹事,他们既然对大明俯首称臣了。此事,也就告一段落。反正,山鬼组织已经彻底覆灭。龟山一郎被押回京城不久,先是进了诏狱经受了几十轮的酷刑,随即被押往刑场处斩。
    可惜,这其中出现了个插曲。那就是,这个龟山一郎并没有死于刑场刽子手的大刀之下,而是,死于一路上百姓们的石块和砖头。
    行刑官很是惊慌,还没有被押赴刑场就被百姓们打死了。他只好匆匆在法场上掩盖证据,将早已死去的龟山一郎五花大绑的摁在地上,再由刽子手砍掉了脑袋。
    自此,之前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人口失踪案,终于案子破了。百姓们,不必再惊慌失措的出门了。
    这日,朱慈烺正在乾清宫暖内休息。香炉里的檀香袅袅,朱慈烺躺在摇椅上昏昏欲睡。
    四海承平,百姓安居。盛世的皇帝还是不错的,各处州府郡县的粮仓都堆积如山。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爆发旱涝灾害了。
    即便是再有旱灾蝗灾之类的,地方上也能自救。周边的州府郡县,也能够及时的支援粮食,帮助灾民度过危机。
    朱慈烺也想做个昏君,他有些无心政务了。许多奏疏不再亲自批阅,而是交给了内。
    大明王朝的内制度,其实是趋向于完美的。只是要看在什么人手里运用,在庸碌之辈手里,很可能会祸国殃民。在明君手里,真的可以为君王分担政务,使得君王能够逍遥快活。
    然而,有一封内的奏疏,被紧急送到了御前。因为内的官员不敢擅作主张,只能送到朱慈烺面前。
    凡是能够呈到御前的,都是十万火急极其重要的奏疏。
    朱慈烺展开奏疏一看,登时脸色就变了。
    “传旨,宣康洪明觐见!”朱慈烺阴沉着脸。
    顺天府尹康洪明,战战兢兢的来到乾清宫,进殿之后便慌忙施礼:“臣康洪明,见过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将奏疏扔在了桌子上:“这奏疏,是你呈上来的?”
    康洪明擦了擦汗:“回禀陛下,乃是微臣所上。”
    “怎么一回事!”朱慈烺恨恨的拍着桌子。
    康洪明心惊肉跳,还是大着胆子道:“启奏陛下,前些日子有个民女在顺天府衙门口喊冤。微臣只好升堂审案,谁知,此女竟是工部尚书万兴思的女,是从教坊司逃出来的。她到顺天府衙,是有重要证据呈上。臣看过之后,觉得事关重大,不敢擅自做主,这才贸然上书请陛下裁决。”
    工部尚书万兴思,此人作为巡抚巡视山东。谁知,此人竟然中饱私囊,在山东境内横征暴敛。后来,被登州水师弹劾,最终万兴思被下狱。
    而从万兴思家中,竟然搜出白银十六万两。银票,更是恐怖的三千五百一十六万两之巨。
    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中国最大的银票。
    可是历朝历代的银票,很容易泛滥。当财政赤字国库空虚的时候,朝廷就会玩命的印银票。结果导致银票贬值,在市面上根本流通不起来。
    倒是各处商行都有自家的商票,这些商票以商行信誉担保,做的还不错。
    朱慈烺上台之后,大力改革。严格控制银票发行数量,因大明经济发达,贸易鼎盛。银两携带不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