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力场穿透的新解析,理论组扩招,保罗:我反悔了!(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王浩再次见到保罗的时候,已经是在西海大学了,只见保罗顶着个黑眼圈,似乎是有点没睡好,而且感觉整个人瘦了一点。
    “真羡慕你,40多岁还这么瘦……”
    王浩赞叹的说道。
    保罗坦诚道,“是因为翠翠。研究表明,适量的性生活会让男人更健康,我们度假的时候,每天都……”
    “咳咳。”
    王浩赶紧打断了保罗对私生活的描述,他都难以想象那种画面,也不懂为什么保罗会沉浸其中,而且还觉得很快乐。
    “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吧,看看这几年,学校的变化很大啊……”
    他们一起走向梅森数实验室,也一边谈起了校园里的变化。
    和几年前相比,西海大学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主校区扩大了两倍有余,里面新建了好几个实验室,市郊区也有三个归属学校的重点实验室。
    学科方向的发展来说,理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信息学院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已经和水木大学、首都大学旗鼓相当。
    国内高校排名上,西海大学的学科综合评价,也有资格和水木大学、首都大学争第一。
    当论起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水木大学、首都大学就完全不是对手了,西海大学已经成为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学府之一。
    在湮灭物理、湮灭科技以及超导技术等方向上,西海大学是绝对的世界第一,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有资格去竞争。
    现在前沿科技发展围绕湮灭物理方向,西海大学的影响力可以想象,有大量的顶尖人才都希望来西海大学工作。
    西海大学的发展,对于梅森数实验室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实验室的门槛太高。
    梅森数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都可以称得上是顶尖的人才,最低需要顶尖学府博士毕业,还需要有专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梅森数实验室,用‘人才济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实验室最尖端的人才,集中在了计算机中心和湮灭理论办公室。
    湮灭理论办公室主任是王浩,副主任是黄震和邓家强。
    在管理工作上,邓家强做的更多一些,他常驻湮灭理论办公室,负责人事、科研项目审批报告以及协调经费等诸多方向的工作。
    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一起来到梅森数实验室,也一起去了湮灭理论办公室,他们讨论着理论组扩招人手的问题。
    理论组是王浩单独领导的小组,从事最尖端的湮灭理论的研究工作,但很长时间并没有新的人员补充,一直都是几个人的小圈子。
    “我们也应该扩招人手了,好多研究忙不过来,我考虑过,最少要补充两个人。”
    “黄振推荐过王虹,水木大学的数学研究生,后来跟过罗大勇,计算机数学方向上有过不错的成果,去年发表过一篇以量子纠缠描述强湮灭力场时间差解析的论文,很不错。”
    “你有什么人推荐吗?”王浩问向保罗菲尔琼斯。
    保罗考虑了一下说道,“我推荐薛志超,很不错,以前是我的学生,数学天才。”
    “加州理工大学?”
    “对。”
    薛志超出身加州理工大学,可以称得上少年天才,他十六岁就被加州理工大学数学系录取,博士毕业也才只有二十三岁。
    在回国以后,薛志超到苏东大学数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过五年,还成功申请到了数学领域的杰出青年项目,再然后参与了反重力研发实验项目,就干脆转而研究湮灭理论,并留在了西海大学。
    一年前,湮灭理论办公室成立,薛志超被内部选入并进入梅森数实验室工作。
    薛志超的履历可以说相当丰厚了。
    保罗菲尔琼斯之所以推荐薛志超,另一个原因是,薛志超不止是个数学天才,还曾经是他在加州理工大学时的学生。
    虽然只是一门本科课程,但也相当了不起了,因为保罗的课程,能成功留下来并通过的只有寥寥几人。
    王浩和保罗一起谈着薛志超,也走到了一间大办公室门前。
    这间办公室归属湮灭理论组。
    两人站在门前停住了脚步,因为里面正在谈论保罗菲尔琼斯。
    “没人喜欢他。”
    薛志超正和王虹、邓家强说着,“我记得刚开始课程的时候,有几十个人在教室里,下一次课程就只剩下十几个人,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他说我们都是蠢蛋,学数学根本没意义,最终也只是赚学分,说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高深的数学。”
    “后来我坚持下来了,只有三个人通过,而我只拿到了b,他好像不是教书,而是故意为难人。那是我大学里唯一b的科目,其他最低都是a。”
    “后来我私下里找到他,他竟然说是为了我好,希望我不要骄傲……”
    “我当时真想揍他一顿。”
    “第二天有人这么做了,有个学生把他宿舍的玻璃砸了,是约翰,我记得清楚,他坚持到了最后,结果没有通过……”
    邓家强和王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