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走(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北电和京城电视中心同在海淀区,距离也并不算太远。
    走路的话,估计也就半个钟头。
    原本江河想着要不打个车过去,可想想还是算了。
    完全没必要不说,也太高调了点!
    越是这种挣了意外之财的时候,江河在心里一遍遍的告诉自己稳住别飘。
    过了人大又走了一段,远远的看着立着一栋尖顶高耸跟塔一样的大楼,这就是京城电视台。
    江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忆出了差错,这京城他确实没来过几次。
    但隐约记着京城台好像不是在海淀区才对。
    其实京城最早建台的时候,地址在新街口外大街,后来才搬到海淀,再后来又搬到了朝杨。
    当然它搬到哪儿其实跟江河的关系都不大。
    “你好,你找谁?”
    “你好,请问鲁小威导演在吗,我找他。”
    门卫看了眼拎着包的江河,问:“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京城电影学院的学生。”
    “有学生证嘛?”门卫又问。
    直接给江河问麻了,这么较真的嘛~
    他这次可是外出跑生意的,他是得多傻b才会随身携带学生证啊。
    正准备好好跟这门卫解释一下的时候,一阵自行车按铃声由远及近。让江河忍不住扭头望了过去。
    中心编剧室的主任李小明看清真是江河,立刻热情开口:“小江同学,还真是你啊,我还以为我认错了呢,你这次来这是...”
    “李编剧你好,我最近又写了几集剧本,怕中心这边等得及,所以先送过来一趟。”
    李小明一听是剧本送过来了,立刻来了几分精神。
    他是看过《渴望》前五集剧本的,对接下来的剧本自然抱着期待之心。
    冲着门卫言语一声,李小明把自行车放好,拉着江河直接走进旁边的艺术中心。
    编辑部办公室。
    江河捧着一杯茶水慢慢嘬着,李小明捧着江河新写的剧本,眼睛都没有转一下。
    过了一阵,许是意识到江河还在这里,李小明夸赞:“江同学,你这后几集剧本依旧在水准之上啊,只是其中一些剧本细节,还需要打磨一下。”
    打磨一下?
    江河瞬间秒懂。
    80年代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绝大多数都是由各个电影厂或者制作中心完成拍摄任务的。
    而这些地方的剧本编剧署名大多是本单位工作人员。
    想到这里,江河说道:“李编剧,您也知道这是我第一次写本子,里面有不足的地方还需要您辛苦一下。”
    “那是当然,这也是我的分内工作么。”
    李小明笑容更浓了。
    这个大学生这是太上道儿了。
    《渴望》是一部好剧本,艺术中心谁都看的出来。
    如今他有修改的权利,那就意味着这部电视剧的编剧署名是他李小明了。
    其实对这事江河真的无所谓,《渴望》这部剧本能赚的钱要等到这部剧拍摄完成并播放之后。
    钱不钱的,现在的江河暂时用不到。
    关键能被电视这个圈子里的人知道他。
    这才是最重要的。
    没名气的时候,第一件事肯定是要想方设法出名啊。
    两人说话的时候,郑小龙走了进来。
    江河连忙起身打招呼。
    对他来说现在这帮子人都是实权派,江河一个穷学生,姿态怎么敢摆那么高。
    鲁小威没来,被中心安排到西山哪边参与摄影棚那边工作。
    江河把自己要离开京城的事情跟郑小龙说了一下,美其名曰外出采风。
    他一北电的学生,郑小龙自然是管不到他头上的,提前告知一声也是为了尊重人家一下。
    送江河离开艺术中心的路上,郑小龙反复叮嘱让他不要忘记剧本的事。
    江河自然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忘。
    他现在赚钱的路子就是一锤子买卖,相较于自己的老本行,孰重孰轻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京城火车站。
    作为京城铁路局管辖的特等站,火车站的一大特色没别的,就是人多,人超级多。
    不单来来往往行走的人多。
    月台上躺在行李上睡觉或者休息的旅客同样不少。
    好容易来到去往浦江的月台。
    前面人头攒动的人群看的江河真是望而却步。
    人群挤在一起能到什么程度,说是直接把人挤怀孕了,江河都不特么觉得稀奇。
    等了一阵火车终于来了,在车门打开的那一刻本就拥挤的人群变得更加疯狂了。
    一个个拎着大小包裹不要命的往前挤。
    这就是个拼力气和身体素质的场面。
    谦让?
    可别扯犊子了,就这么多人要是谦让的话,保管连火车都上不去。
    起初还在人群之后的江河,在看到车门打开,直接把拎包往头上一顶。
    然后他也不管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