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阉党不能倒(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治清则国政明,国政明则百姓安,百姓安则天下定……”
    崇祯一直保持着微笑,心里已经听明白了。
    周延儒的话,十分具有迷惑性。这一大堆看似句句在理,实则都是废话,没有一点具体办法。
    “有理,卿家继续说。”崇祯脸上表现出了浓浓的兴趣。
    周延儒也不怵,继续道:“陛下有中兴大明之志,臣十分信服。在臣看来,须有三点,第一,吏治清明。其二,大政统一。其三,用人得当。”
    “说说第三点。”崇祯顺手拿过茶杯,一副要长谈的模样。
    冯铨有些坐不住了,他并不在乎周延儒说什么,朝臣说大话是基本能力,问题是,他是来当面致仕的,可不想枯坐的陪着。
    他又不能强行插话,只得强按耐心的等待机会。
    周延儒见崇祯愿意听,心里还很高兴,便道:“陛下,自万历三十年以来,内阁腐朽,酣斗不止,六部随声应和,言官闻风而动,国政莫不在纠结在败坏,民心士气不断损耗,长此以往,必是大祸,不可不防!”
    崇祯喝了口茶,道:“卿家继续说。”
    周延儒长篇大论了这么多废话,眼见崇祯没有表示,余光又瞥了眼冯铨,面色坦荡又果断的道:“陛下,吏治,臣请从内阁开始!”
    周延儒在京这么多天,一直在研究朝局,或者说,在揣摩崇祯的心思。
    自从黄立极、崔呈秀被崇祯勒令闭府自省,他就断定,阉党不可长久。这一句话‘从内阁开始’,是他笃定的崇祯心思,也是试探的第一步。
    崇祯慢悠悠的放下茶杯,看向冯铨,道:“冯卿家,你认为呢?”
    冯铨连忙站起来,抓住机会的道:“回陛下,臣庸碌无为,自请辞官,退位让贤。”
    崇祯看着他,笑着道:“谁不知道,冯卿家与周卿家是好友,周卿家的话,能指的是冯卿家?”
    崇祯不动声色将冯铨挡了回去,又转向周延儒,道:“周卿家指的是谁?”
    冯铨嘴唇动了动,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周延儒则有些紧张了,见崇祯问的直接,他心里犹豫一番,还是暗自一咬牙,脸上沉色慨然的道:“陛下,首辅黄立极,昏聩无能,位居首辅,未闻能事,臣请罢黜!”
    崇祯眉头一挑,这周延儒还真敢说啊。
    崇祯看着周延儒,倒是没料到他这么敢说,再次拿起茶杯,拨弄着茶水,又看向冯铨,道:“冯卿家怎么看?”
    阉党内部,以冯铨,崔呈秀等人为首,极力想要搞掉黄立极,取而代之,这不是什么秘密。
    冯铨神色有犹豫一闪,道:“回禀陛下,元辅,还是忠心耿耿的。”
    冯铨这话,说的就很有艺术了。
    崇祯喝了口茶,点点头,道:“二位卿家的意思,朕明白了。周卿家是第一个在朕面前直言不讳的,朕很欣慰。内阁还空缺两位……嗯,周卿家刚刚复起,不宜过急,朕给周卿家留一个位置……”
    周延儒心头是又惊又喜,怎么都没想到,这位年轻的陛下这么直接!
    但他脸上不动分毫,抬起手,道:“直言君上,无所隐晦,臣之本分。”
    崇祯目光在周延儒,冯铨脸上来回扫视,旋即就笑着道:“这本分二字,周卿家说得很好。嗯,工部的杨尚书目前忙着整修河道的事,周卿家明天便可去工部上任,二位卿家仔细商讨,拿出一个方略给朕看。”
    “臣领旨。”周延儒肃色抬手说道。他面容堂堂,举止有措,给人就是那种正直忠勇,能臣干吏的感觉。
    ‘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会被他给迷惑……’
    若不是知道这位的底细,崇祯真可能就信了他。
    “启禀皇爷,魏太监求见。”这时,有内监匆匆过来,躬身在门槛外说道。
    崇祯对冯铨,周延儒压了压手,道:“二位卿家坐。”
    说完,又看向门外,道:“让他进来吧。”
    “是。”内监应着,快步离去。
    冯铨与周延儒落座,两人都微躬着身,神情不动,心里却各有念头。
    冯铨则有些不太想见魏忠贤,经过心头多番挣扎后,他还是决定辞官跑路,不想再与魏忠贤有多牵扯。
    周延儒则是心怀畏惧,心头悄然警惕。
    魏忠贤,是大明朝野,共同的心魔。
    魏忠贤很快就来了,他躬着身,驴长大脸都是恭谨之色,迈过门槛,见冯铨与周延儒都在,目不斜视的上前,道:“奴婢见过皇爷。”
    他话音刚落,崇祯就看到妙妙抱着枕头进来,见这么多人也不胆怯,直奔崇祯,脆生生的道:“姑丈,我要回家了。”
    崇祯见她穿着干净,头发都梳过了,笑着道:“不一起吃点?”
    小丫头站到崇祯身前,仰着小脸道:“我在姑姑那吃过了,姑姑说,让你晚上回她那睡,有事想跟你在床上说。”
    魏忠贤,冯铨,周延儒,曹化淳,王承恩等都没有什么表情。
    崇祯依旧感到丝丝尴尬,拿起茶杯,道:“你不要胡乱传话,行了。王承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