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上,记录和投影可以说是等效的,这完全可行。
    那么问题来了,三维和二维,究竟哪个是真实的?
    我们的宇宙其实是2维宇宙的全息照片?
    第八模拟宇宙,我们的宇宙其实处于一个计算机模拟的系统里,很多科幻影片里提到了这一点,比如《黑客帝国》,除此以外,“缸中之脑”这种pot也可以算作这种宇宙。
    我们身处一个计算机之中吗?
    第九数学宇宙,和泰格马克的第四级宇宙类似。
    多宇宙理论源于对量子佯谬——“薛定谔的猫”的解释,是众多对量子力学本源问题的解释之一。
    而且多宇宙理论在得到明显的观测证据之前,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科学猜想,并不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科学结论。多宇宙理论在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是最受关注的科学猜想之一,我们期待着它能够启发更多物理学家,不管是作为经验还是教训,推动科学界最前沿的发展。
    也许,宇宙的本源比我们的想象更加精彩!
    当然这些权威们还是跟不太上,多宇宙理论在民间的接受度更高。
    1995年,在一项对72名“主要宇宙学家和其他量子场理论家”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竟然有百分之五十八的人认同多宇宙理论是对的。
    谷砣
    多宇宙理论的死忠粉泰格马克也提过,在1997年的一次量子力学研讨会上,曾经进行过一项“非常不科学”的民意调查,多宇宙理论排名第二,仅仅落后于哥本哈根解释。
    在1998年的剑桥大学量子计算会议上,有大约200人观众接受了调查,多宇宙理论几乎和哥本哈根解释相当,仅差几票,屈居第二。
    多宇宙理论也曾遭受过冷遇,2005年,滑铁卢量子计算大学研究所在一堂量子力学课程结束后,对不到40名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多宇宙理论是最不受欢迎的。
    2011年在奥地利的一次会议上,33名参与者参与了一项民意调查,其中6人支持多宇宙理论,    14人支持哥本哈根解释。
    从多次投票结果来看,哥本哈根解释仍稳固的统治着量子帝国,多宇宙理论却一直试图撼动它的地位,也是最最有望的!
    然而,又有谁相信,科学是由投票来决定的呢。
    不知道你是否曾幻想过穿越时空?在大部分人小时候,应该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时间旅行者,自由地穿梭于过去和未来。
    但是回到过去这件事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因为如果我们干预了历史,现在也会变得不同。
    比如你无意间造成了一次意外,导致你的爷爷没有和你奶奶结婚,于是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存在你的父亲,那么你还会存在吗?
    这就是“祖父悖论”。
    很显然,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悖论,时间旅行从逻辑上就是无法成立的。
    好在物理学中有一个理论能够解释“祖父悖论”,那就是——平行宇宙理论。
    平行宇宙理论是怎么解释祖父悖论的呢?
    平行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无数多个。
    你或许可以回到过去拆散你的爷爷奶奶,但这将导致世界分裂成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在一个平行宇宙中你仍然存在,而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你和你的父亲都不会存在。
    我们已经从无数的科幻影视作品中领略到了平行宇宙的魅力,在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中,多个平行宇宙发生了错乱,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
    前几年上映的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中,多个平行世界中的蜘蛛侠聚集在了一起共同对抗敌人。
    但是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这难道不是科幻作家们的臆想吗?
    事实上,还真不是。平行宇宙不仅存在于科幻电影当中,它也是现代物理学的前沿话题,这就涉及到了量子力学。
    如果我们在一面非常坚硬的金属板上凿出两条竖缝,然后用冲锋枪对着这面金属板扫射,由于子弹只能通过两条缝,其余的子弹都会被金属板挡住,所以金属板后面的墙上只会留下两条竖直的弹孔。
    这很好理解,因为它符合我们的常识,子弹就是一种典型的粒子。
    但还有一种粒子并不符合我们的常识,那就是微观粒子,什么是微观粒子呢?
    我们身边的所有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的尺寸非常小,只有一米的一百亿分之一,而原子又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的大小只有原子的十万分之一,而电子的尺寸还要小得多。
    原子、原子核、电子就是微观世界的粒子。如果我们用电子这种微观粒子作为子弹,重复上面的冲锋枪实验,会发生什么?
    没错,这就是物理学上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如果电子是像冲锋枪子弹一样的粒子的话,那么应该只有两条竖缝后面的墙上会留下两道竖直的电子带。
    如果电子和冲锋枪子弹一样,但实际情况是,墙上留下的是有规律的很多条竖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