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了……(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老爷们,想给大家汇报一声,在辗转反侧多日之后,芙蓉做了个对不起大家的决定,本书打算完结了,大纲完结,实在抱歉了。
    怎么说呢,从9月中开始,芙蓉就预感到了这个10月的不平凡,因为更严了,不敢写了。
    原本想在10月停更1个月不给自己添堵,但是琢磨了一下,往后写下去肯定要出事儿的。芙蓉还有一份很是看重的工作,着实不想有一天去局子里喝咖啡,怎么说,这样可能会对我主业上的造成颇大影响,和几个朋友聊了一下,大家都觉得划不来,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我能运气好到不被查到。
    毕竟每给一笔稿费,这税务信息明明白白,这里不是法外之地啊。
    说说为什么清朝之后的不好写的原因吧,历史虚无主义,这是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听编辑念叨最多的词儿,怎么说,不让你写,不让你变,所以我一直在以移花接木,暗度陈仓的方式不断的参与历史,当然写的也垃圾,所以就没有爽点了。
    诉苦就说到这儿,最重要的是交代后期大纲,从最后的章节开始吧,本来是要开启传武主线的故事,也就是最近被封的章节,传武在婆罗洲见证了李四序在婆罗洲兰芳国旧址上剿灭了一部分马来人,杀人筑京观,让整个兰芳旧址上的华人看到了汉耀残暴的一面。
    乃至回到冰城之后,朱传武开始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消沉与自我怀疑,是汉娜、朱开山、朱传文三人劝阻中,逐渐找回自己,这其中我本来想借鉴那個朱亚文和那个俄国人的电视剧,里面老头变成了朱开山。
    而朱传武,最后因为朱传文一句:有些时候,血债就得血偿,还是那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话惊醒,开启了自己的铁血战将之路。
    随后,传武正式入职鸭山支队,这支队伍可以说是朱传文量身为朱传武打造的,在半年的时间里,朱传武调动这支支队,与单树信的纵队群不断的演练,胜多输少,但是在汉耀水柜装备单树信纵队群后,朱传武就立马感觉到了压力。
    输了多场之后,朱传武也要求自己的支队装备汉耀水柜,在朱传文的提醒下,一套由水柜推进,步、炮、骑协同的战术开发了出来,徐进弹幕下,朱传武意识到了朱家目前火力下,就像是个怪物。
    在1913年末,单树信受命前往婆罗洲,正式开始婆罗洲的征战,朱传武任副指挥,协助攻打荷兰人。
    起先还有着英国人的调停,但是随着1914年巴尔干半岛的局势爆发,英国人无暇他顾,朱家开始了婆罗洲上的攻城略地。
    而汉耀的潜艇,也在1913年中正式出厂,俄国人租借的汉耀港成了汉耀船坞的主要生产基地,潜艇以香港为基地,活动在南海,打击荷兰人的舰船。
    在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朱家可以说把整个南洋搅和了个底儿朝天。
    朱传武,成了朱家在南洋利益的代言人,一生铁血,谨记朱传文的教导成立了南洋共和国。
    插空说一句汉耀的科技树,在往后的日子里,汉耀的牧野坦克、琅琊潜艇开始更新换代,引导起了重型钢铁洪流的铸造。其中飞机更是成了汉耀的拳头品牌,汉耀飞机名曰鲲鹏。在民用方面,艾隆收音机、与杜邦的橡胶工业、塑料工业逐渐为汉耀收拢金钱。
    传武支线的同时,朱传杰往后的发展可以说更好,首先是朱传杰在帮助伍德罗·威尔逊就职之后,第一次用广播进行了采访,并且拍摄世界上第一个以总统选举为核心的纪录片。
    但这里也有着冲突,就是伍德罗·威尔逊对有色人种的态度在就职之后明显发生了改变,其中,黑人被骗的最惨,投了票之后,美国正式进入了一个由白种人主持的社会。
    不过此时的艾隆公司已经逐渐在美国上层掌握话语权,首先是桐油,艾隆公司以桐油为资本掌握了一个行业;随后紧接朱传武在南洋的线,因为荷兰在南洋势力的不断减弱,早就在欧洲布局的艾隆银行大批的吸纳欧洲地区的存款。
    在1913年,朱传杰接到朱传文的信,借着摩根家族,以艾隆广播公司的股权为抵押,正式介入了美联储的创办,成为其中的小股东。
    美联储的创办算是伍德罗·威尔逊在职的一项重要举措,也算是偿还了艾隆公司帮助偿还的人情。人情偿还之后,朱传杰也敏感的发现伍德罗·威尔逊,对于华人的不友好。
    往后的几年内,因为有着摩根、杜邦的照顾,艾隆公司发展还算好。冲突在1917年爆发,毕业后的朱传杰在1917年亲自奔赴艾隆公司几年时间年打造的美国华人大本营——德克萨斯州。
    德州独立,从此成了一个惯性运动,因为德州有着以国家身份加盟的历史,只要对华人不友好,德州独立就时常闹腾。
    朱传杰一生都在致力于提高华人在美国的地位,最后寿终于德州,传杰之子最后参与了美国大选。
    最后说朱传文的主线,汉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赚的盆满钵满,关东三省在他的操作下,工业尤其发达,张作霖被挤在奉天,名头虽是东北王,但是实际上,经济早就被汉耀架空,成了实至名归的东北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