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双婴齐降 天有异象(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不小了,你同龄的姐妹们娃都可以打酱油了,咱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能拖了。嫁了吧,起码去了李(包)家不愁吃穿啊!”两闺女还挺孝顺,也就应了父母,答应着全凭长辈做主。
    李父和包父坐在一起嘀咕了半天,看在儿子老大不小的份上,看在抱孙子心切的份上,定下心来:“唉,就她俩了,毕竟是黄花闺女,能生养就成!”但两个姑娘是各有利弊、各有千秋啊,到底选哪个好呢?李父和包父坐在一起纠结了半天,选谁都不甚满意。最终二人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抓阄!让老天爷来安排。说干就干,李家抓了个阄,上面写一“张”字;包家抓了个阄,上面写一“逄”字。
    效率奇高!第二天就下了聘礼,两家媒婆也是有默契,定的结婚日都是三天后的农历二月二。得,好事成双,两家一起办喜事也算是李、包两个半吊子哥们的兄弟缘分!
    定下亲来,得准备新房了!正好村里有且只有两处现成的空宅子,一处在村东头、一处在村西头。村东头的宅子,原是一付姓人家的,三年前一家子人去外省投了远亲,写信说不回来住了,宅子以十二元钱的价码卖给村里了。村西头的宅子,原是一孤寡老人的,一辈子未成家,死在自家宅子里三天了才让串门的人发现,大家凑钱给老人发了丧,下了葬,空下的宅子就归村里了。
    李家和包家都想要村东头的宅子,因为从封建迷信的角度上讲,村西头的宅子有个学名叫:绝户宅。绝户宅,顾名思义,住进去会断了香火。为此,李、包两家互不相让,在村里大街上从讲讲道理到骂骂先人再到动动手脚,眼看就要打得不可开交……
    吵了很久没有结果,一围观的村民热闹看得乏味了,随口喊了一句:“抓阄嘛!大家各安天命呗。”李家和包家犹豫片刻,随即就同意了这种“富有极高智慧”的提议。包父抓了个“东”,欢呼雀跃;李父抓了个“西”,脸色骤变,阴沉似水,想了一想立马把“阄”生生吞进肚子里,来个死不认账——我村长大人就是不同意,谁也拿我没辙!
    然后,两个满头银发的花甲老人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的场面挺吓人,小胖子归丹晓人小鬼大,见情况不妙,赶紧去宗祠堂找一百多岁的老族长来解围……
    本来李、包两家是世交,关系处的还算挺好,否则李隆贞和包石浩也不可能从小就尿在一个壶里,虽然两人父亲曾经竞争过村长成为对手,但这点小矛盾也仅仅是一时的,过去了就释然了。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这思想在当时还是相当流行的,都是几代单传的独苗,谁想住绝户宅啊!
    井瓦村一直有个习俗,家里同辈中唯一男丁结婚时必须结在新宅,不能和父母同住,否则会影响香火的延续。婚期近在三天后,马上盖处房子根本来不及,李家有权有势有霸道的手段,包家只能愤恨的忍下来。李隆贞住在了村东头,包石浩住在了村西头。两天内,两处宅子都焕然一新,满满贴着红喜字,处处贴着大红纸……
    1980年农历二月二,井瓦村着实热闹了一番,村里两家同时办喜事毕竟是少见。当然,一家是喜中有怨恨、有憋屈;另一家是喜中有欢笑、有四世同堂的美好憧憬。
    1981年农历正月十七,喜气洋洋的年味依然弥漫着。李、包两家人的心情都很忐忑,因为儿媳妇的大肚子越来越鼓,俨然就快生了。李隆贞和包石浩都想要个儿子,李父和包父也都迫切想要个孙子。
    1981年农历正月十九,天刚蒙蒙亮,随着公鸡的声声鸣叫,井瓦村里仅有的两个稳婆都顺利完成了接生任务,几乎是同时出了主家的宅子。村西头的稳婆稍早出来,手里拿着一元大钞,喜上眉梢;村东头的稳婆稍迟出来,手里拿着零钞三毛,内心哀嚎。突然!村西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村东头是平静如水,波澜不惊。不一会儿后,村东头也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再然后就看见老李头和老包头又开始大打出手……
    原来,包父有了个孙子,心里拜着菩萨默念着:“老天开眼啊,老天开眼!”当下兴高采烈,为孩子取名——包知阳。李父有了个孙女,心里直骂娘嘟囔着:“老天不长眼啊,不长眼!”几天后才兴致阑珊的为孩子起名——李友娣。其实,封建迷信根本就不可信,绝户宅的说法已然稀碎,取名“有弟”、“招弟”之类的根本决定不了以后是生男生女。实际情况也是怪,李隆贞续弦又接连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名字分别叫莱娣、引娣、抱娣。包家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包知阳成为独生子女中的一员。李父的儿子超生,自己受到牵连,被迫辞去了村长一职,包父取而代之。当然这都是后话!
    言归正传。
    正月十九那天一大早。包父有了孙子,绝户宅的思想压力顿然消散,激动地在第一时间鸣鞭庆祝。不久,他得知李家生了个闺女,顿觉出了口恶气!为了恶心恶心老李头,包父亲自上阵,领头打着鼓就来到村东头,嘴里一遍又一遍地喊着:“老李头,报应啊!报应!这就是你背信弃义欺负我的报应,哈哈哈……我有孙子咧!我有孙子咧!”看到儿媳妇生了个闺女,心情本就极度郁闷的李父,听到墙外老包头的说辞,立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