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汉末第一考霸(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八月十八日,第一届选贤大典正式结束,而阅卷工作才刚刚开始。
    由于官员人数极度不足,陈飞不得不暂停了“察选新帝”的工作,征召了那些随贾诩、陈纪一同回归中原的朝廷旧臣,让他们根据实际,酌情放下手头的工作,加入审批考卷的大军之中。
    开什么玩笑?
    都这个时候了,还酌什么情?
    那些曾经的尚书、侍郎、以及羽林郎、符节令、御史们,如今手头还有什么工作值得留恋?
    车骑将军这是给了他们一个表达忠心的机会啊!
    陈飞刚刚发出命令,不止这些低级官员,就连董承、张杨都第一时间赶往阳夏报道!
    除了尚书令陈纪,他还在探亲休假……
    再加上各郡临时抽调的官员,陈飞直接组建了一个人数多达300人的阅卷团队!
    300名考官审批3000多份卷子,这工作量一点都不大,每个人平均只需要评定50份而已——一份考卷需要经过多名考官审批才能得出最终成绩。
    人多力量大,仅仅两天之后,所有考生的成绩就全部出炉。
    为了监督袁徽的工作,陈飞将四科排名前十的考卷全部调取出来,由车骑将军府的四大属官(贾诩、郭嘉、应劭、徐庶)再次进行核实。
    袁徽倒也不敢有什么怨言,毕竟事关重大,谨慎一点对他也是好事,要是真的出现重大纰漏,他这个总考官不只是全家抄斩,而且还很有可能作为官员的反面典型而名留青史了……
    郭嘉随手挑了一卷,一看之下就笑了起来:
    “这一笔字迹,看起来与文和公一脉相承,莫非是贾公子所作?”
    贾诩瞥了一眼,耸了耸肩膀:
    “犬子确实参加了武科,没想到成绩还差强人意。”
    徐庶笑道:
    “贾公子在武科千余名考生中,笔试位居前三,武试更是夺魁,长史实在教导有方!”
    贾诩摇了摇头,叹息道:
    “老夫自幼教导犬子,以为能够让他精通经理典籍,没想到他还是没有这个资质。”
    应劭也主动凑了过来,安慰了一句:
    “令郎文武双全,已经是难得的人才,犬子倒是会吟诗作赋,但在如今这个世道,只会经典文章的,又有什么大用呢?”
    就在角落里整理竹简的应玚顿时小脸一黑:
    这老家伙,为了讨好贾诩,竟然当面贬低自己的儿子!
    这些人忙了小半个时辰,确认没有出现原则性问题之后,最终由贾诩向陈飞禀报:
    “君侯,可以公布成绩了。”
    陈飞点了点头:
    “那就放榜吧!”
    “咚、咚咚!”
    “呜……”
    沉闷的鼓声与悠长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留在公寓的考生们顿时打起了精神。
    正在下棋解闷的吴质与郤嘉也忍不住竖起耳朵,正听到门外传来了士卒的声音:
    “科举成绩出来了!朝廷放榜了!”
    吴质和郤嘉几乎同时站了起来,案几上的旗子顿时洒了一地!
    “季重,快走!”
    “兄长,等我!”
    等到他们穿好衣衫,来到门外的时候,那里已经聚集了超过两千名考生,以及大批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他们正准备从人群里杀出一条血路,就看到十匹高头大马沿着官道飞驰而来。
    当先一名骑士背着一面“车骑将军”的旗帜,引导着队伍在所有考生面前停下,而后高声宣布:
    “奉车骑将军之令,公布入选武勇科第三榜人选!”
    吴质愣住了,连忙扯住郤嘉:
    “兄长,这第三榜是啥?”
    郤嘉连连摇头:
    “我亦不知啊!”
    众人都在议论之时,几名骑士已经取出了密封的榜单,交给现场负责的官员,由后者查验之后,再当众悬挂开来。
    只听当先那名骑士解释道:
    “四科均分为三榜,第三榜各50人,第二榜30人,第一榜则只有10人,诸位若是在第三榜中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也无需焦虑!我等告辞!”
    他一踢马腹,十名骑士当即绝尘而去。
    三千多名考生中,报考武科的其实最多——因为门槛最低——这时纷纷一拥而上,甚至把吴质和郤嘉都挤了出去。
    站在最外围的诸葛瑾看着那些面红耳赤的学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可怎么进去啊?”
    他身边的诸葛亮双手拢在袖子里,笑道:
    “兄长又没有参加武科,何必急于向前?”
    吴质刚好被挤到他们身边,看了一眼诸葛亮,顿时有些惊讶:
    “在下济阴学子吴质,阁下看起来甚是年少,莫非也是考生?”
    诸葛亮回了一礼:
    “琅琊诸葛亮,今年已经十五岁,与我家大兄一同应考。”
    吴质啧啧称奇:
    “原来是名门子弟,自是精通典籍,难怪如此自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