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开放式结局(2/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渤海,调动麾下将领、门客,调集八万大军,围攻兖州曹操。
    ……
    徐州势弱,相邻的青州难免遭受殃及。
    故而,北海相孔融一方面请求陛下,另一方面则与徐州联合,合兵一处。
    不巧,徐州刺史陶谦,在这个时候死了。
    孔融支持刘备掌控大局,故而推崇他为徐州牧。
    刘备虽是临危受命,但却依旧上表皇帝。
    只是,不单单刘备的消息没有送到长安,就连孔融的消息也没有送到长安。
    殊不知,刘备既然与刘辩结下梁子,那么刘辩断不会让他好过,反而更加支持曹操。
    因此,他们向皇帝上奏的表章,皆被刘辩拦下,销毁。
    不知不觉间,青州、徐州、淮南三地,刘表、孙策、袁绍、曹操、刘备五方引发混战。
    扬州牧唐瑁、冀州牧韩馥,没有得到洛阳王的命令,反而选择坐山观虎斗。
    次年,战事愈演愈烈,这才将消息传到小皇帝刘协耳中。
    刘协无奈之下,命洛阳王发兵,解决五方混战。
    刘辩受命,率领麾下,联合唐瑁、韩馥,解决五方混战,且,勒令五方不得再引发争端。
    刘协看出刘辩的能力,故而命他为大将军,坐镇洛阳。
    ……
    不等刘辩返回洛阳,意外得知,张玉兰绑走了蔡琰。
    经过刘辩多方打探得知,张玉兰带着蔡琰去了西羌。
    西羌,那是番邦蛮夷!
    刘辩虽然与蔡琰的关系一般,但她好歹也是刘辩的妾室之一。
    更何况,张玉兰不仅仅帮助袁术,更在暗中帮助徐州刘备。
    否则,单凭区区一个刘备,怎能对抗的了曹操?
    于是,刘辩为了救回蔡琰,更要决心斩杀张玉兰,向小皇帝刘协请旨,发兵西羌。
    然而,等待刘辩的,却是令他完全意想不到的。
    ……
    ……
    附:
    明面上,是刘辩操控汉末局面。
    可暗地里,却有一个人,与刘辩相抗。
    那个人——
    不单单鼓动张喜,为张济报仇,暗杀刘辩。
    更利用袁氏门客,鼓动袁绍卷土重来。
    还促使刘备逃离幽州,直奔徐州,搅动中原风云。
    那个人,是谁?
    成绩太渣,没有几个人花钱看书,所以……本书暂告一段落。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