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匆匆二十年(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随后,在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的步兵、骑兵、坦克、大炮、汽车等,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与此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十四架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阅兵式持续近三小时,此时天色已晚,长安街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了。人们热情洋溢,载歌载舞,万众欢腾,尽情地欢度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节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悦和欢欣鼓舞中。这一天,在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三天以后,秦笛、晏雪、秦菱、秦汉承和朱婉,再加上秦鸿和秦樱两个孩子,总共七个人,乘坐火车前往魔都。
    此时的魔都已经变天了。秦家的工厂还在运营中。
    秦笛给远在美国的老约翰下了最后一次指令,让他进口两百万吨粮食,算是送给新中国的贺礼。
    随后某天早上,秦家人不声不响的消失了。
    秦笛原本想办的少年宫,最终也没有办成,后来那里变成了魔都会展中心。
    秦府旧宅则变成了“大科学家朱婉故居”,朱婉阁和向晚堂都被莫名其妙的保留下来。
    1949年11月,秦湛和钱磊木出现在美国波士顿。
    上将顾如虎和中将李弥败退到缅甸金三角地带。
    后来,李弥奉召去台湾,顾如虎掌握了其余的军队。
    他把缅甸军打的落花流水,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同时抢占了缅北的高拱地区,那是产玉石的地方,地下有几条灵脉,对他的修行有利。
    从此之后,这只军队背靠云南,打败了缅甸和印度的联军,守住了一大片区域。
    再后来,他们没有种鸦片,而是靠着开采玉石生存下来。
    某一年,朱泽明从美国辗转回到中国,旋即参加了大杀器的研究。
    某一天年,秦笛的大伯秦汉良病逝,不到一个月,胡英也去世了。
    秦笛像鬼魅一样忽然冒出来,参加完葬礼之后,又忽然消失了!
    又一年,外祖母柳青病逝,秦笛又一次如鬼魅般现身,被大姨朱玲当做“特务”报上去。
    公安局不明究竟,派人前来捉他,然而却没有看到人影。
    同年,韩江病逝,留下一本回忆录:《我与秦大少不得不说的秘密》。韩少奇看了大惊失色,赶紧将笔记塞到墙缝里藏起来。
    某一年,陈书清病逝,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了南湖畔的倩影,以及药品的来龙去脉,再加上韩城的粮仓,武器和黄金的转运。
    某一日,胡寿山病逝于台北,临死之前,托人送给秦笛一封信,信中有魂归故里的期盼。妙书吧
    某一年,王舒去逝,秦月沉默。大儿子王韶35岁,离开京师,去了新疆。小儿子王哲28岁,离开家门。后来又过了几个月,秦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访问。
    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最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的邀请访问中国。
    1975年,清先生病逝于台北,临终遗嘱,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葬回大陆。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政治上有些动荡,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无比巨大的成绩。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发展畸形。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达90,工业极其落后。仅有的一点重工业,多为列强在华设立的修理厂以及为其廉价原料、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几乎没有真正的机器制造业,更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工业,钢铁工业也非常薄弱。
    正如伟人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
    但是,新中国领导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
    具体说来,我国要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力争做到能够自主生产足够的、主要的原材料;能够独立地制造机器,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还要能够制造重型机器和精密机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还要有相应的化学工业、动力工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等。
    按照这样的指导方针,中国开始坚定不移的工业化,前期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