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战事起(三)(3/9)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刘玄德开始学会享受,大有一种不想再努力的意思,诸葛孔明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依旧是没有去劝谏,劝谏刘玄德,和其对骂的还是那白马银枪赵子龙。
    当初刘玄德说自己要东征,要征伐江东,诸葛孔明还是没有管,他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劝不了,最后出面的还是那赵子龙。
    直到刘玄德告诉了诸葛孔明,“马幼常,不堪大用!”
    诸葛孔明终于学会反抗了,他拒绝了刘玄德的劝说,坚持重用马谡,他征讨南中,先要过问马谡的意见,求得攻心之计。
    征讨曹魏,再次力排众议,坚持要重用马谡,让他成为大军的先锋,为大军开山架桥,为大军荡平威胁!
    这不过这一次,他失败了,没有人劝谏他,没有人义正言辞的告诉他,马谡不堪重用,让这一次最好的北伐机会,就这么被破坏了。
    很可惜,真的很可惜!
    马谡可以说是诸葛孔明最看重的后辈了,甚至韩龙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家伙都已经被诸葛孔明认可了,觉得他可以成为自己的代替者,说着说成为自己的接替者!
    只不过,他自己不争气,信了一群群的魑魅魍魉,一个个阿谀奉承之辈让马谡失去了自我,直接将大号的形式就这么给败了!
    张休、李盛等将领就是和马谡说一些没有任何用处的屁话,除了让他变得更加的狂妄自大,他是真的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所以张休、李盛等将领,直接被斩杀了,这群世家派来混军功的家伙,合该受死!
    至于其他人,赵云说实话是有些冤枉的,但是必须要有一个人来镇住这群悍将们。
    韩龙之前已经看到了,诸葛亮这次北伐可不是说和之前一样,只是带着他丞相府的一群属官和小将出来的,这一次可算是将蜀汉朝廷剩下的这点东西已经全都拿出来了。
    小将之中的关兴和张苞都是猛将,戍卫诸葛亮自己的,廖化不过就是偏将罢了,王平现在名声不显,但是这些都是诸葛亮自己的人。
    剩下的将领之中,也就剩下三个半老将能够拿得出手了。
    半个不用多说,那就是吴班了,吴班真正出山还要说是当初作为领军,为刘玄德当开路先锋,一举打破了陆逊的封锁,打通了进入荆州和江东的道路。
    之后,刘备统军来到秭归县,吴班和陈式率领水军推进至夷陵一线,并占据了长江两岸。
    虽然之后的埋伏被看破了,所以没有建功,但是这一连串的手段也是让人看到了吴班的本事,同时也在刘禅继位之后,成为了蜀汉朝廷的后将军和安乐亭侯!
    同时剩下的三名老将领就是魏延,赵云,吴懿三人了。
    其中汉中都督魏延和蜀汉唯一的老将军赵云就不用说了,吴懿是现在皇太后的亲哥哥,也是益州世家的代表,同时也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猛将和智将了。
    吴懿是兖州陈留郡人,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心腹之一,同时他也是吴班的堂哥。
    但是吴懿的年纪要比吴班大很多很多,当初刘焉迁任益州牧,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
    在之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也让吴家一跃而上成为了益州的扛鼎之家。
    建安十七年,刘备率众进攻刘璋,占据广汉郡的涪城。建安十八年,刘璋派遣时任中郎将的吴懿与刘璋手下将领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军交战,但皆被刘备击败,诸军退守绵竹。吴懿率军向刘备投降,受任为讨逆将军。
    建安十九年)夏,刘备平定益州,拜吴懿为护军,并迎娶吴懿当时身为寡妇的妹妹吴氏为夫人,同时也确保了吴家在益州的地位。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吴懿升任关中都督。
    然后在章武三年,刘备逝世。五月,太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吴懿受封都亭侯。
    可以说这么多年,吴懿的本事本没有得到什么证明,吴家的本事全在吴班这里表现着呢,但是谁也不敢说这吴懿就没有本事,最起码他升官很厉害,这一路飙升的速度,稳步前进!
    就是因为有着这三个半的存在,诸葛亮才会很是为难,因为在动手之前,众人都已经说了,这次前锋要么是汉中都督,当年在先帝麾下就是一代名将的魏延将军,或者干脆就是吴懿,毕竟当初吴懿在刘焉刘璋父子麾下,那也是一代主将了。
    可是诸葛亮最后力排众议用了两个蠢货。
    马谡作为先锋,高翔攻打柳城,这种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输的十分恶心。
    张郃将马谡打崩了不说,若非是王平还在,先锋大军就可以宣布全军覆没了。
    高翔在柳城刚刚驻扎好就撞上了调拨兵马而来的郭淮,或许是因为被诸葛亮打的抱头鼠窜实在是有些丢面子了,所以郭淮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将高翔给打了回去。
    一时间自己这一路大军,先锋和偏师全部败了,他们便宣布退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