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要她的金玉斋?(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顾九这话,让三夫人不大敢接口,只是用笑搪塞。
    二夫人却是笑眯眯道:“世子夫人虽出自商户,却是个懂规矩明事理的,二婶怎么会烦你呢?闲暇时候来我那里坐一坐,也算不上教导,只是长辈经验之谈罢了。”
    她对老太太颇有微词,此时不敢怼婆婆,却也乐意上眼药。
    毕竟方才顾九有句话说对了,这府上就算是大嫂身体不好不管事儿,可她们也都是正室,怎么就让一个妾侍给占了先了?
    二夫人也是出身大家,论起来,家世比如今的秦老夫人还好些呢。
    毕竟当年秦老夫人嫁过来的时候,秦家还没有如此的荣宠,京中世家都将就门当户对,且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方家比秦家自然是低了一层的。
    只不过老明国公争气,在先皇面前格外得脸,这才让秦家更上一层楼。
    二夫人原也是个好脾气的,可再好的脾气,也架不住跟大伯房中妾侍平分秋色吧?
    放在别人家里,这简直可以算是侮辱了。
    只不过她夫君政绩平庸,只能依靠着大房,所以为了子女,她也只能忍了这口气。
    现下有人做了出头鸟,二夫人也乐意跟着添一把火。
    她这话看似是替顾九撑了个腰,实则却是打了方姨娘的脸。
    方姨娘落了个没脸,恨得暗中拽帕子。
    秦老夫人掀了掀眼皮,神情里带着几分不快,已经许久没有人敢这么对她说话了。
    但眼下二人占理,秦老夫人却也只能咽下这口气,道:“你是小辈儿,肯跟长辈学自然是好的,只是方才你姨娘有一点没说错,既嫁了过来,日后那些小脾气也该收敛些,莫要出去丢了明国公府的脸面。”
    顾九脸上笑容不变,只道:“祖母说的是,孙媳不大懂规矩,让您费心了。”
    这态度软硬不吃,秦老夫人有些蹙眉,到底没说什么,只道:“行了,你们也别在我这儿杵着,都回房去吧。”
    顾九心中记挂着老道士的事儿,行礼之后便要跟着往外走,却被秦老夫人给叫住了:“峥儿媳妇,你留下来,我有话跟你说。”
    见状,顾九挑了挑眉,扫了一眼旁边未曾起身的方姨娘,因顿住脚步,笑着问道:“祖母有何指教?”
    待得二房跟三房的人都行礼走了,房中便只剩下了她们三个。
    秦老夫人示意丫鬟给她斟茶,自己则是温和道:“你才嫁进来,可还习惯?”
    这态度突然转变,没有妖风才怪。
    顾九耐着性子打太极:“多谢祖母挂念,孙媳一切都好。”
    “那便好。”
    秦老夫人喝了口茶,方才又道:“你婆婆身体不好,峥儿又是世子,日后这明国公府必然是要他撑起来的。你身为他的媳妇,处事务必要上心,不可丢了他的脸面。”
    这一通话下来,顾九尚且还没明白她的意思,只是垂眸做了几分新嫁娘的羞涩,柔声道:“是。”
    秦老夫人见她这态度,面上方才好看了些,扯了几句闲话之后,便扯回了正题上:“其实今日留下你,是祖母有件事儿要求你——阿瑶那丫头想做胭脂水粉的生意,只是咱们府上却并无这样的铺面。祖母记得,顾家胭脂铺在京中闻名,你手上应当有几家铺子吧?”
    她话音落下,一旁的方姨娘也随之附和道:“阿瑶这孩子一向被我惯坏了,总是想一出是一出的,这几日突发奇想,缠着我想试一试做生意。你放心,姨娘不会亏待你,我手上有两家绸缎庄,拿来跟你换金玉斋可好?”
    这二人的一唱一和,也让顾九的笑容瞬间冷却下来。
    她就说今日是要做什么,原来是为着这件事儿啊!
    顾家在上京立足伊始,便以胭脂水粉为根本,便是如今皇家所用之物里,也有多数是从顾家出来的。
    她是顾家嫡幼女,出嫁时父母怕她受委屈,便将卖的最好的两个铺面,琳琅阁和金玉斋一同陪嫁了过来。
    但西楚的规矩,女子出嫁之后,所有陪嫁都归自己支配,待有了孩子,多数会将这些东西赠给子女。
    至于夫家的人,莫说是高门大户,便是小门户里,也没有贪媳妇嫁妆的,传出去会被人耻笑。
    秦家空有门户,内里却是个空架子,顾九手握豪富嫁进来,在他们的眼里,便是一块肥肉。
    然而她们伪善惯了,前世里便想出这么一个主意来,名义上要拿着铺面跟自己换,可实际上,那些铺面的掌柜等人都是原来未动,后续收入也依旧是送到方清她们那里的。
    但金玉斋,却实打实的成了他们手中之物。
    前世顾九念着都是一家人,对方又是长辈,拒绝的话说不出,稀里糊涂将铺子送了出去。
    可今生,她们却是休想碰自己的东西!
    见顾九只是笑,却不说话,方清先有些着急,试探着问道:“世子夫人,可是觉得姨娘给的少了?”
    两家铺子换一家,听起来倒是方清亏了,可实际上,那两家铺面都是不赚钱的,便是十家八家的,也抵不上她金玉斋半年的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