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慧远冒犯天威(2/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而受到皇帝的器重。
    开皇七年春,慧远住在上党。
    夏天,文帝下诏请慧远到都城传法,诏书言词恳切。
    慧远知道推辞不掉,就到了京中。
    当时,文帝下诏请了六位高僧,慧远是其中之一。
    众高僧与学士二百多人一起讲论佛法。
    文帝有时亲到讲席听法。文帝又让众大德住在兴善寺,并举行了盛大的法会。
    于是,学法的人都赶到京城,听众高僧。
    慧远在这六名高僧中,名声最盛。
    他每次登席,都高声叫喊,如雷声滚滚,听者为之动容。
    慧远生性质朴耿直,严肃认真。至于履行戒律,更是丝毫不留情面。
    慧远讲经的地方,放的都是惩罚的用具。
    当弟子们布施不全,或没有沐浴净身,或错解佛法,或仪态失常,慧远并不听其辩解,必定严惩不赦。
    每当弟子学而不悟时,慧远焦急万分,往往要上前扭住对方的耳朵。
    慧远为传授佛法,自始致终都在注解经书。慧远注解的经书,有《地持》、《十地》、《华严》、《涅槃》等。
    慧远在做完地持疏后,梦见自己登上了须弥山。
    他在山顶上向四处观望,看到一片苍茫的海水,接着又看到佛的形象。
    佛头朝北躺在宝树下,紫金色的身上布满了灰尘。
    慧远走上前去,先躬身施礼,然后用自己的衣服拂去佛身上的灰尘。
    立刻,佛的身体变得光亮干净。
    醒来后,慧远知道这是自己写的注疏符合佛经的本意,才有此征兆。
    此后,慧远又写了《涅槃疏》,写完之后却不敢讲,请求佛在梦中给他指示。
    在梦里他亲手塑造了七佛八菩萨像,在将要上完彩时,一个人从旁边走出来,向慧远要过笔,代慧远完成了工作。
    醒来后,慧远想:“我将不久于人世了。”
    慧远立即开讲涅槃之法,以便充分利用这所剩不多的时间。
    在讲经之前,他让众僧诵般若波罗密呪五十遍,用以报答四恩。
    不到一年,慧远又梦见净影寺的长竿倒了,挂着的灯灭了。慧远知道自己要走了。
    几天后,慧远在屋外走路时,感到轻飘飘的。
    他在外面用香水沐浴,然后回到屋里喝了粥,躺在床上。
    过了一会儿,慧远问弟子:“什么时辰了?”
    弟子答道:“正好是卯时。”
    慧远说:“我感到冷气已到了肚脐,恐怕离死不远了,请你们把床挪开。”
    然后趺跏端坐,闭住眼睛,不许别人搀扶。
    慧远坐在那里,姿态端庄严正,象天神一般。
    等到众闻到屋中香味时,才知道他已经气绝。
    众僧上前把他的手足并拢,感到他的手足柔软,身体冷了,只有头顶上还略带暖意。
    慧远在清化时,养过一只鹅。鹅每次都听慧远讲经,一直听了好几年。
    慧远入关后,鹅在寺中昼夜鸣叫,众僧讨厌它,让人给慧远带去。
    带鹅的人走到净影寺门口,把鹅放下来,鹅鸣叫着飞到慧远的房中。
    从此,鹅还象以前一样,驯服地听慧远讲经。
    鹅一听到法会的钟声,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飞入堂中,伏在地下听讲。僧人散会出去,鹅也叫着飞出去。
    这样过了六年。忽然有一天,鹅哀叫着不肯入堂。
    过了二十天,慧远就弃世而去了。
    文帝得知慧远去世,非常痛惜,对诸大臣说:“国家失去了一宝!”
    不久,众人为慧远立碑。
    薛道衡撰文,虞世南书写,丁氏镌刻,这三人当时号称“三绝”。
    唐时比丘昙伦,姓孙,汴州浚仪人。
    十三岁出家,在修福寺以端禅师为师。
    端修次第观便。
    他告戒昙伦说:“把心系在鼻端,就可以得静了。”
    昙伦却说:“如果有心,当然可以系在鼻端。但本来无心,不知要系什么。”
    众人都认为他的话很奇怪。
    昙伦自己叹息道:“学这些浅近的东西,怎能得到透彻之悟呢?”
    因此他在众僧礼拜忏悔之时,自己则入禅定,众人很佩服他。
    后来他有一次送钵到堂上,还没走一半路,就突然立于路上入定,手里端的钵一点也没有斜。
    师傅对此非常赞赏他。
    端禅师告诉他:“让你学习打坐,是先清除俗情。就象剥葱那样,一层一层剥去,然后就会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