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也先投降(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张宁话音未落,无数神机营军士的遂发枪调转枪口,对准也先。
    无数明军大喊:“投降免死!”
    也先的脸色一点点变得难看,再渐渐变得惨白。他纵横草原二十年,所向披靡,何曾想过今天?最讥讽的是,他一直以恢复祖上荣光为已任,深信自己能带军南下,踏平江南,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
    这次带兵南下,他打算打开大同城门,占领明廷京城,先南面称帝,再扫清江南。没想到兵临大同城下,甫一交手,便大败亏输,如今更连家当都输光,自己被很多黑洞洞的枪口指着,被逼投降。
    神机营的军士们用遂发枪指着也先时,张宁便收起枪,待军士们喊完,才慢悠悠道:“本侯给太师一柱香时间考虑。”
    刘念不用张宁吩咐,下令抽出五十军士用枪指着也先,其余的军士调转枪口,指向高举双手投降的瓦剌军士。
    瓦剌军士已没有斗志,哪怕神机营军士调转枪口对准也先,也没有反抗的想法,待五军营军士再次捆缚,他们只是低下脑袋,一动不动。
    也先看到眼前的一幕,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绝望深深笼罩着他。
    一柱香的时间未到,他便问张宁:“俺投降,也可以免死?”
    他可是瓦剌的实际掌权人,不知明廷有多少官员,大同和宣府有多少任守将都恨他恨得牙痒痒,如果他没有猜错,京城百姓也很恨他。只因他为了得到明廷的盐铁粮食和日常用品,一年四五次派使者朝贡。
    他投降,还能活吗?
    不知怎的,他对眼前这个俊朗少年大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只要他说,自己就信。
    张宁道:“本侯不能保证你见到陛下后还能活下去,但你若投降,本侯不杀你就是。”
    这倒是实话,你能做到不杀我,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先沉默几息,点点头,道:“好,俺们投降。”又对还没被缚的瓦剌军士道:“都投降吧。”
    至于投降后,瓦剌会怎样,他是不敢想了。如果留在草原上的族人在残酷的自然条件下还能活下去,再过二十年,草原上又遍地是勇士。
    张宁轻指也先,对刘念道:“缚了。”
    刘念策马上前,解下也先的腰带,几下便将他捆得结结实实。
    宋瑛在一旁看到这一幕,心里百感交集。
    也先是大明头号大敌,这是朝廷上下的共识,这些年,为对付这个敌人,以张辅为首的武将可谓绞尽脑汁。没想到“雷鸣”一出,遂发枪枪口一指,事情竟变得这么简单。
    简直像做梦。
    说出去谁信呢。
    也先被俘,所有瓦剌军放下武器待缚,威胁已降到最低。
    不过张宁并没有放松,这个时候轻懈,会出大事的。他转头对宋瑛道:“宋侯爷别光看着呀,让你手下军士帮着捆人,快点把活干完回城。”
    要不是宋瑛带几千人来,他早就派人去大同叫人了。也不想想也先带多少人来,除了被轰死炸伤的,活蹦乱跳能逃跑的起码有六七万人。也就是说,五军营一人得缚六七十人,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啊。
    宋瑛如梦初醒,他刚才被震撼住了,竟忘了下令所部军士动手。
    一声令下,三千营军士齐齐出动,冲向瓦剌军。能够动手帮忙,功劳簿上就多记上一笔,多些赏赐,何乐而不为?
    更有存心和五军营一争长短的,你捆一个俘虏,我偏要捆两个。
    捆人场面一时变得十分壮观。
    张宁很满意,照这速度,再过一个时辰便能干活完回城了。将俘虏交给张辅,由张辅处置,他也交卸了责任。
    宋瑛轻夹马腹,来到张宁身边,朝张宁竖起大拇指:“后生可畏,张侯爷功高盖世,无人能敌,以后还请张侯爷多多提携。”
    不仅献的“雷鸣”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炸得敌军闻风丧胆,还擒获也先,虽说也先是被自己追赶,慌不择路之下,误打误撞凑到张宁跟前,可这份运气,还是很让人羡慕呀。
    张宁微笑道:“好说,好说,岂敢,岂敢。”
    奉承的话我收下,提携之词我就当是客气话了。
    宋瑛正色道:“老夫乃是真心以子孙相托,老夫孙子宋诚,顽劣不堪,还请张侯爷多多提携才是。”
    说得像交代后事似的,你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张宁上下打量宋瑛一眼,笑道:“宋侯爷客气了,我和阿诚是从小打出来的交情,哪里差得了?再说,宋侯爷将门虎子,日后我和阿诚,谁提携谁还难说得很呢。”
    宋瑛叹了口气,道:“阿诚决没有你的运气,这点,老夫心知肚明哪。这半年来,老夫观察你很久啦,张侯爷运气惊人,再难办的事,到张侯爷这里,都会变得十分简单。你是有大气运之人,阿诚怎么能比?”
    因为我有一块能增加运气的玉佩。张宁无声嘀咕,悄悄捏了捏袖中的玉佩,玉佩装在特制的锦囊中,好端端地揣在他袖袋里呢。
    想是这样想,话可不能这样说。张宁也正色道:“可别乱说,普天下之人,有大气运者,只有陛下一人。陛下乃真龙天子,谁的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