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徐怀远的狂喜虽在徐言意料之外,但细细一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底大明朝是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别看徐家在当地颇有门面,但真和那些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比起来却是相形见绌了。
    徐怀远虽然富有,但却希望徐言能够走科举这条路,早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如今不像明初那样严格,商贾之后一样可以投身举业。故而许多家庭以商养仕,毕竟家中有人在朝为官,带给家族的帮助是极大的。
    如今赵县尊亲自给徐言赐字,等于是变相收了徐言做门生。官场之上师徒关系可是最为重要的纽带,徐言有赵县尊撑腰至少混个秀才功名不成问题。
    更难能可贵的是徐言自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一通举动下来不但令他前程似锦,还把徐家的声望抬高了不少。
    这粮捐的真的值啊!
    此时此刻徐怀远心中的愤怒一扫而空,取而代之是满满的欣慰。
    见一副父慈子孝的场面,徐言心中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父亲,孩儿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徐怀远如今看儿子是咋看咋顺眼,笑声道:“当讲,咱爷俩间有啥不能讲的?”
    徐言思忖片刻后和声道:“咱徐家除了跟杭州府、湖州府做生意外还有什么海上生意不?”
    闻听此言徐怀远吓了一跳:“慎言啊。当今圣上明令海禁,寸板不得下海。为父怎敢违抗圣意,做这等杀头的买卖?你在外面千万不要乱说啊。”
    徐言笑道:“父亲大人放心,孩儿不过这么一问,只要咱家跟海商没有瓜葛就好。”
    徐怀远叹道:“钱赚的再多也得有命花才是,为父又不傻,怎会做那刀口舔血的事?”
    “父亲所言极是。”
    徐言十分合时宜的送上了一记马屁。
    “你啊!”徐怀远宠溺的拍了拍徐言有些稚嫩的肩膀柔声道:“快去温书吧。”
    ......
    ......
    “恩,重点,再重点。”
    徐言十分享受的趴在床上指挥着贴身婢女桃春给他按摩。
    他前世也曾看过一些养生的书,对中医穴位有些皮毛了解。
    两世为人,又是生在豪商之家,若是不懂得享受岂不是太过浪费资源了。
    再者说,读书的日子是枯燥的,即便是圣人写的文章看的久了也会头昏脑涨。
    适当的劳逸结合才能够激发出继续读书的欲望嘛。
    “少爷,这样行吗?”
    桃春不过是十二三岁的模样,身子极为瘦弱还未长开。这样一个小丫头手劲自然不太足,按得久了手上还有些酸痛。
    “恩,这样好多了。”徐言十分享受的说道:“桃春啊,你现在按的是腰眼穴,你再往下挪个三拳左右,再往外挪上一拳,便是环跳穴了。”
    “啊,少爷我试试。”
    小丫头点了点头遵命照做。
    一拳,两拳,三拳......
    哎呀,这环跳穴咋在少爷这里呢.......
    小丫头一时间羞红了脸。
    见桃春不按了,徐言扭过头来笑声道:“怎么停下来了?”
    “少爷!”
    桃春一下子跳了起来,有些忸怩的说道:“少爷就会欺负人家。”
    徐言心中暗爽却也不说破,咳嗽两声道:“好了,你下去吧。”
    小丫头如蒙大赦一般,冲徐言福了一福,便仓皇跑了。
    歇也歇了,享受也享受了,却也该读书了。
    徐言利落的起身伸展了下身子,便来到书案前坐定。
    不得不说原先的徐言底子着实是差,虽然开蒙多时,但连四书都背不全。
    好在如今的徐言灵魂来自后世,怎么说也是个历史学教授。正所谓文史不分家,徐言对四书五经极有研究,虽然比不了那些专业的国学教授,但也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
    在他看来大明朝的科举虽然明面上考的是四书五经,实际上还是考的理解分析能力。
    光是把四书五经背下来是不可能考出成绩的,别说举人进士了,就是秀才都别想。
    徐言曾经看过不少明代状元的文章,那逻辑思路十分的清晰,绝非死读书的庸才能作出的。
    两世为人,徐言的优势在于他看过许多优秀文章范本,且总结能力极强。那么他现在要做的不是扫文扫题,而是归纳总结。
    徐言翻开案头的《四书章句集注》,上一次看到了《大学》。
    便说这段最为经典的段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寥寥数语,讲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要明德,先格物。
    什么是格物?有人说是探究事物的道理,有人说是摒除物欲。虽然此中有学术之争,但徐言只会认可前者,即探究事物的道理。
    为什么?因为朱熹他老人家这么看,且作了批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