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九十一章 勘定山河(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原来今天的这次奔袭,都是刘伯韬事先安排好的,这两万骑兵,也是他从西山关内精心挑选的。
    这一次突然的出兵,旨在一举击溃新州军,而如果提前告诉杨风,杨风则可能不能完全发挥他自身的所有潜能。
    而这一切,都是肖天途派人事先秘密告诉刘伯韬的。
    杨风望着城下士兵对他们的呼喊,回想起方才的一幕和感觉,想不到自己竟然有如此内功,暗中调息之时,却发现周身气海顺畅,竟无半点不顺之意。
    玄清所讲的契机,便是让他们在临危之际心无旁骛,将自己本来应该具备的境界发挥出来,此即破境。
    之后刘伯韬也慢了下来,面对梁佐强大的新州军,刘伯韬选择了步步为营,等到七个月后,肃庆两州收复,从泸州又调来了三万兵力之后,刘伯韬才下令正式对新州十面埋伏。
    彼时藏兵自相残杀,一部分让梁佐收编,另一部分眼见大势已去选择了投降朝廷,成世勇率兵入主了藏州,代行藏州总兵一职。
    ……
    梁佐成了最后的枭雄。
    十面埋伏之时,新州依靠北疆的肥沃土地,倒是能自给自足,加上后方无忧,梁佐便将绝大部分兵力压到了前线。
    新州巨鹿城下,刘伯韬喊话梁佐,往北即是荒原,寸草不生,没人会再跟着他,而往南的边界已被朝廷军队控制了起来。如果愿意投降,可免一死。
    梁佐倒也不怕死,在城楼上说道:“我既然来到前线,便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刘将军若真有雄韬武略,倒是可以施展施展,梁佐接着便是!”
    巨鹿城之后便是新州主城,从巨鹿城掩杀下去,军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少死很多人,这点梁佐与刘伯韬都清楚。刘伯韬盘算着降服了梁佐,其他新州军就会失去依靠,不战而降。
    而梁佐集中最精锐的部队来守这座地势险峻的巨鹿城,也是料定了刘伯韬会攻这边。
    梁佐甚至打心底里看不上刘伯韬,因为刘伯韬还是太仁慈了些,若是梁佐自己,他宁愿让军队多流些血,也要尽快攻克新州。
    “不知两将军可敢下来与我打一场?”刘伯韬突然对梁佐发出了邀请,梁佐皱起眉头问道:“单挑?”
    “单挑。”刘伯韬风轻云淡地说道。
    “伯韬兄你疯了!”上官云飞就在其身旁,忙低声道:“梁佐是天下第一戟,你怎么可能打得过他!”
    还没等上官云飞说完,刘伯韬便驱马上前,上官云飞三人刚想贴身跟随,却被夏远山拦了下来。
    只听夏远山淡淡道:“你们要相信梁将军。”
    待刘伯韬至新州军射程内时,城楼上忽然有人举起了弓弩,梁佐一声厉喝:“放下!”
    ……
    城门大开,梁佐一袭白袍银甲,在众将士的鼓舞声中出了城门。城楼上士兵一阵欢呼。
    再加上梁佐身高体壮,手持一杆长戟,杨风等人一时惊艳,才想到昨晚刘伯韬说梁佐如果不反,可做我朝第一猛将的言论。
    刘伯韬手拿长枪,自信满满,看起来气势方面倒也与梁佐平分秋色。
    梁佐眉头微皱地看着刘伯韬笑道:“刘将军,我还以为你只是一个儒将,仗着刘士奇在军中的威望统兵,真没想到,你还会使枪。”
    刘伯韬仰天长笑了几声道:“我能统兵,是陛下知我文武双全,正如陛下亦知梁将军神勇一样。”
    梁佐勒住座下躁动的战马道:“如此,今日倒是有幸一较高下。”
    刘伯韬也爽快地说道:“你我均为两军主将,今日又各为先锋,日后史书上也称得上一桩美谈。”中原书吧
    “说得好!”梁佐言罢,戟翻动,便做好了架势。
    刘伯韬也将长枪斜挎到了后背。
    两人彼此对视了一会儿,也不知是谁先催的战马,另一个人便迅速地迎了上去。
    一阵烟尘弥漫,只听见烟尘中铁器碰撞的声音,烟尘消散之后,又能看到梁佐和刘伯韬这个白袍将军的马上功夫。
    这二人使得都是长兵器,因此距离也不是很近。
    杨风在上官云飞旁见到刘伯韬与这梁佐有来有回,不禁感叹:“原来刘将军还有这一手。”
    上官云飞也是有些看傻了,说道:“看来伯韬兄兵镇岭南这么多年,还真是有两下子。”
    ……
    两人过了三十余招后,突然梁佐爆发,先是俯身于马背,其长戟像一个风轮一样从其背上转过,起先大家都都以为是刘伯韬占了上风,因为他一枪刺去,才有了梁佐方才的一幕。
    但是可惜的是,这完全是梁佐顺势而为。
    这一阵风轮,戟尖横扫而来,刘伯韬不得不拔枪后撤,梁佐却一挺而起,那长戟随之长驱直入,挑飞了刘伯韬的长枪,待要横扫刘伯韬时,刘伯韬顺势滚下了战马,而后又起身朝着自己军中跑去。
    上官云飞三人见了,赶忙前去接应,城楼上新州军的士气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梁佐一人一马立于城门处,看着不远处的朝廷军队,没有一丝恐惧。
    夏远山命令鸣金收兵,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