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名字(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郑宏亲自碰瓷验证女婿,女婿也争气二甲进士,还是礼部培养名单上的一员,金榜题名两家定了亲,只等着皇后周年成亲。
    李氏也感慨,“日子还没怎么过小半年过去了”
    赵氏忍不住抬手去摸自己的头发,相公也生了白发,“这上了年纪时间过得就是快,我们都是当奶奶的人了。”
    苏萱插话,“别带上我。”
    她还年轻着呢,儿子和闺女都没成亲!
    皇宫,周书仁等人议论完国事,只听书房外张公公说,“皇孙您慢点。”
    然后书房的门被推开了,虽然门是虚关着的,皇长孙的力气也不小。
    小人胆子大不怕人,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人,见都看着他胸脯反而挺了起来,昂着小脑袋一步一步的走进来。
    皇上招手,“耀儿过来。”
    这是皇长孙的小名,至于大名张睿辉。
    皇长孙路过周书仁,周书仁心提了起来,这么多人小徒弟不会喊他吧,说来他和小徒弟相处尽量避开朝中同僚,皇上也不想早早宣布此事,所以同僚只知道皇长孙与他亲近不知道为何如此亲近。
    皇长孙腰间挂着玉佩,走到周书仁身边停住了。
    书房所有人的目光看着皇长孙,皇长孙拍了拍玉佩,咧着嘴,“喜欢。”
    周书仁以为今日要曝光,没想到小徒弟没喊师父,仔细一看玉佩他给的,见小徒弟喜欢眉眼带上了笑意。
    皇长孙转过头,他记得爹爹说人多不能喊师父,嗯,他是个听话的孩子。
    太子心里别提多骄傲了,儿子就是聪慧。
    上官老大人摸着胡子,孙女是太子妃,他也没见过几次皇长孙,仔细数数洗三,满月,抓周,算上宫中见过的几次,他都没和皇长孙接触过,心里发酸啊,不知道的以为周书仁才是皇长孙的亲外家!
    皇上抱起大孙子碰到玉佩,就想到自己的珠串,“耀儿很喜欢你。”
    周书仁见皇上点着玉佩,利索的解开玉佩,“皇长孙喜欢是臣的荣幸,这块也是太上皇给的。”
    张公公利索的伸出手去拿,只是没扯动,又用了一些力才拿过来。
    周书仁面上大气利索,心里实则滴血,太上皇留给他的都是好东西,最好的两块玉佩没了!
    又过了一会,皇上要带孙子,周书仁等人都退了下去。
    巩大人和礼部尚书将周书仁拦住。
    巩大人,“这满朝我佩服的人不多,周侯在我心里是这个!”
    说着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新任的礼部尚书是皇上的心腹,所以知道的多一些,比如皇上顺嘴说日后不能委屈皇长孙等等,还说立太子大典可以更隆重一些。
    隔辈亲,皇家也避免不了,皇长孙说在皇上怀里长大也不为过。
    这说明什么,说明太子继位后皇长孙就是新太子,说明皇上心里能继位的只有太子。
    礼部尚书想到二皇子,心里撇嘴,同样有皇子在,瞧瞧工部的三皇子!
    周书仁谦虚的道:“只是有幸得了皇长孙的眼缘。”
    加上这孩子没出生,他们就已经定下了师父缘分!
    礼部尚书笑着道:“我这里恭喜侯爷。”
    皇家是真信任周书仁,他有的时候会想周书仁的确厉害,可为何会让皇家几代如此信任?这就很迷了!
    时间飞逝,随着海务案子牵扯越来越广,吴尚恒已经躲进了宫里,这也意味着要有结果了。
    晚上竹兰两口子聊天,周书仁道:“皇上会在皇后周年前处理干净。”
    竹兰,“皇上对皇后感情很深。”
    周书仁最有发言权,“我见过皇上给皇后画的画像。”
    竹兰沉默一会道:“死在了最好的时候。”
    不断回忆的同时加深以往的情感,加上嫡出的几个孩子整日眼前晃,皇上不追忆都难想得多了皇后在皇上心里只会越来越美好。
    周书仁,“是啊,所以等着吧,周年一过谁提立后谁踩雷。”
    “皇上还是年轻啊。”
    说到这里,竹兰再次压低声音道:“皇上会不会如太上皇一样早退位?”
    否则依照皇上的身体状况,继续在位几十年没问题啊!
    周书仁,“皇上在等。”
    竹兰疑惑,“等什么?”
    周书仁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太子府的方向,“皇上在等太子不需要他,等我如何教导皇长孙,皇上等着看皇长孙的成长。”
    他心里也嘀咕皇上会不会学太上皇,皇权迷人啊,这些年的观察,皇上并没有随着太子独当一面打压太子,也没因太子名声高而忌惮,皇上和太子真的父慈子孝!
    所以他渐渐有了刚才的结论。
    竹兰感叹,“太上皇教育的好。”
    周书仁笑出声,“该说太上皇这个榜样做得好。”
    说退位就退位,退位放权彻底从不插手朝事,加上太上皇后期的引导,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想到这里,周书仁精神低落了起来,他又想起了太上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