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山雨欲来(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雷布斯的归来,给王岸然打了一剂兴奋剂。
    “王总,没想到啊,这次的收获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硅晶圆表面湿洗工艺,高纯度离子注入工艺,等离子冲洗工艺,还有华芯科技最为短板的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加上一大堆比较先进的晶圆测试和打磨设备。
    不光送图纸,送技术手册,东芝还送来了17名工程师,手把手的教。
    唯一遗憾的是,对于自动控制方面的技术没有涉及,另外,涉及工艺处理的相关化学、物理材料的制造,东芝是一口回绝。
    不过也不错!
    “这些技术全部消化的话,我想应该给我们的芯片生产方面的研究,节省数十年的时间吧。”
    华芯科技所付出的,也仅仅是价值七千万美元技术转让费,其中的70还是日元的贷款,再加上华芯科技速龙CPU指令集架构的技术的全部授权。
    在王岸然看来,这笔生意是不亏的,不过对雷布斯来说,总有一些隐忧。
    “王总,东芝的加入,固然可以壮大我们在速龙CPU架构的影响力,可同样,东芝也会对我们的CPU业务造成很大的威胁,要知道,德州仪器已经瓜分了我们三成的海外市场。”
    东芝不是傻子,比起德州仪器来,日本人的精明更过之,根据协议,东芝得到的,不光是现有的华芯科技关于速龙CPU方面的技术专利和授权,另外还有未来三年内,华芯科技和东芝在关于速龙CPU指令集架构方面的专利可以共享。
    “按照协议,东芝还将在华国和华芯科技设立共同的CPU研发中心,我们会不会教出一头老虎出来。”
    王岸然摇摇头,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一家独大,最后一个都没得玩,现在这个局势再好不过了。
    不就三年,三年之后也就2000年,2000年最多完成180纳米制造工艺的量产,而制造工艺制约着芯片的设计,最快也要十年之后,45纳米制造工艺成熟,加上几十年处理器技术的积累,才有了CPU设计制造技术的飞跃。
    华芯科技完全有时间爆发之前,完成CPU技术的领先。
    “雷总,相比你也知道,x86架构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可不仅仅是Intel在做CPU。”
    X86架构刚开始的时候,和华芯科技何其相似。
    面对摩托罗拉、苹果、德州仪器、NEC的强力竞争,X86架构能够异军突起,靠的就是授权。
    比如说,Intel和AMD曾经签了一份协议,AMD有权得到Intel处理器的生产授权,而付出的代价就是付出少量的技术授权费用。
    在586处理器之前,AMD的处理器可以直接插进Intel的主板上,因为两者处理器就是一样的。
    雷布斯点点头,说道:“Intel如愿以偿,X86架构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迅速在个人pc上占了统治地位,可是,王总,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如Intel所愿的。”
    滥发授权的后果显而易见。
    省略了高昂的研发费用,AMD的处理器可以做到比Intel处理器更便宜,而且性能也不差。
    因此AMD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甚至在Intel新产品还没有面世的时候,AMD已经推出了同样的产品。
    两家的裂痕由此开始,并因为专利授权的事打了漫长的官司,直到去年才取得相互谅解,这也是AMD在奔腾时代K5被秒成渣,前段时间刚刚发布的K6处理器,性能也是落后于奔腾二处理器,更不用说华芯科技发布的速龙二代处理器。
    王岸然笑了笑,说:“东芝不是AMD,不会那么不要脸,当然,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做了,我们华芯科技也没什么怕的,当初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可以跟Intel怼着干,不但没有被Intel挤爆,所占的市场份额还连连扩大……”
    “王总,前万不要小看日本人,他们有技术,有人才储备,跟我们相比,他们更有我们不具备的芯片制造能力,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留一手。”
    王岸然摇摇头:“完全没有必要,雷总,不光如此,我还要给东芝送上一份大礼,我们华芯科技不光向东芝授权技术,我们还向他们开放我们自己是怎么做的,所有的东芝CPU事业部研发人员可以加入我们的事业部。”
    “王总……”
    王岸然摆摆手。
    三年,三年的时候,也就是一代半的周期,华芯科技完全可以发掘流水线深化的潜力。
    深化流水线可以显著提升CPU的频率,提高性能,但缺点也很明显,前期效能明显,后期效率低下,即便是分支预测技术达到95以上的命中率也是如此,无解。
    这是一个坑。
    王岸然长叹一口气,说道:“雷总,华芯科技速龙二代无疑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桌面处理器,你认为美国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一家中国企业领导整个pc行业的发展吗?”
    雷布斯摇摇头,说:“战争不可避免,但我们没有实力跟美国人对抗,他们只要宣布华芯科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