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道印三层,武道三重,世所无敌!(2/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只是相对而言,力量各有侧重。
    道印修行者重法,武道修行者重力。
    但真要换算,其实也算境界相当,实力大致相同,寻常道印中层的道术,可以打碎一座石碑,而武道二重的强者,也能劈开一座假山。
    如此情况之下,所谓胜负之分,只见谁能将自身本领发挥到得更高,更加灵活,如此罢了。
    大约二十年前,聚圣山内,七师兄尚是道印上层,但对于道印层次,已是彻底钻研透彻,各种道术,随手而来,且威力极强,尤胜于寻常道印上层之辈。
    大师兄曾有赞赏,老七善于用法,哪怕有三位寻常道印上层的修行者,或者三位武道宗师联手,也无法与之匹敌。
    “无论是武道三重,还是道印上层,终究还只在人间界限之内,固然强于常人,但仍是肉体凡胎,力不能盖世。”
    随着庄冥这般叹息。
    幼龙的蜕变,却也已然完成。
    一声长吟,令人精神振奋。
    庄冥心神驾驭幼龙而来,本身目光亦是看去。
    幼龙经过蜕变,今长约丈许,粗如人腿,鳞甲晶莹如玉,气势愈发强盛。
    “今日之后,我这幼龙之躯,堪比道印上层,堪比武道宗师。”
    “而论起战力,经我操纵,不敢说无敌于世间道印境界之内,但东胜王朝之内,纵是武道三重的宗师级强者,也非幼龙敌手。”
    “大约需要乾阳和殷明这等强者联手,才能勉强敌得住这条幼龙。”
    “同为道印上层,不知这条幼龙的本领,比之于二十年前的七师兄,又是如何?”
    “未曾较量,难辨高低,只不过,至少如今这幼龙已是我手中最强的力量,实力之强,犹在乾阳与殷明之上。”
    庄冥伸手一招,他意念一动,如臂使指。
    幼龙朝他本身而来。
    随着临近,幼龙竟是越来越小。
    到了他面前,复又化作一条小蛇,长不过一尺,粗不过手指。
    古籍记载,太古真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这条幼龙,虽未成就真龙,但在庄冥以太清之气炼就之时,便具有“大小如意”的神通。
    只是以往,本体也过于幼小,便只是小,而不能大。
    如今得以成长,体型增长,大了许多,再以此神通,缩小体型,也非难事。
    “大小如意,如此神通,若能善于运用,便是极大的优势。”
    “本就具有不逊色于武道宗师的力量。”
    “又具有大小如意的神通。”
    “如能运用得当,道印之内,武道之间,必世所无敌。”
    “只是可惜,世所无敌,仅是代表不惧于世间武者,却不代表可以抵御万千兵马,刀枪剑戟,强弓劲弩。”
    庄冥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着幼龙,低声道:“这些鳞片,还不够坚实啊。”
    这条幼龙,六年之间,汲取日月精华,吞吸吐纳。
    又受他日夜药浴滋养,无数珍稀药材,耗资无数。
    如此,方是得以开眼。
    今次得百神壶中蛊蛇之助,增长十年道行,省去十年苦功,总算开口,晋入妖境,堪比道印。
    而这些时日间,汲取日月精华,吞吸吐纳,增益成长的进度,比之前更快许多,加上吞食无数宝物,加以炼化,进境一日千里。
    短短时日,便到了此境大成。
    若放在道门修行之中,讲究循序渐进,短短时日间,初入道印,至道印大成,简直不可想象。
    “可是,虽堪比道印上层,达到此境巅峰,但距离化蛟,仍遥遥无期。”
    庄冥叹道:“云蛇化蛟,如道印晋入金丹,此为超凡入圣,难如登天。”
    如他之前感慨,无论是武道宗师,还是道印上层,实则论起力量,仍然还在人间界限之内。
    只有炼就金丹,方可算是越出凡尘,至仙神级数的层次。
    道门修行者,也将这一步,视作脱胎换骨,是为道体,尊为真人,再非凡俗之身。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道印大成的修行人,止步于此,终其一生,无法脱胎换骨,凝就金丹。
    庄冥虽不认为这个境界的桎梏,会让他穷尽此生精力,都无法突破。
    但是,他也明白,想要突破这个境界,超脱凡俗之上的界限,也绝非一朝一夕。
    幼龙堪比道印大成,还须打磨到圆融如意,没有缺憾的地步,到此之后,才能去尝试化身蛟龙。
    化身蛟龙,如道印入金丹,天机造化、自身毅力、大道领悟、法力积累等等方面,缺一不可。
    也许他福缘深厚,得到什么至宝,让这一步,只是阻拦他十年八载。
    也许他得不到什么至宝,这一步,会让他耗费十年。
    他本身并非金丹真人,难以判定究竟会有多难,便也不能确切地估算这一个关隘,会阻拦自己多久。
    只是,他心中却深知,这一步既然成了仙神和凡人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