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2)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丰城以东。
    白灵湖上。
    时已入夜。
    但湖边灯火通明。
    而湖中更有三艘楼船,并行而动。
    楼船上的人,传出欢声谈笑,觥筹交错。
    “今夜赵大人,倒还真是阔气,如今丰城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快来齐了,不知何事?”
    “不知何事?莫非你未有听说么?”
    “李兄知道,是什么事情?”
    “今天官府下令,严查违禁之物,严查逃税之事。”
    “这个我倒有所耳闻。”
    “但淮安十六府内,目前只有一个庄氏商行被查了。”
    “什么?”
    “要么庄氏商行有违禁之物,有逃税之事,证据确凿,这次便要栽了。要么,庄氏商行的这位十三先生,是得罪了新上任的那位王爷,如今新官上任三把火,王爷要整垮他。”
    “这……”先前那人,不禁有些错愕。
    “无论是哪一种,总之……这位十三先生,怕是翻不了身。”说话这人,不免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道:“庄氏商行再是庞大,可区区商贾,又怎能敌得官家之势?”
    “说到这个,之前王爷来到丰城,当夜可没有设宴招待,如此看来,今夜的楼船夜宴,倒像是赵大人补上了?”
    “所以说啊,也不知道替王爷接风洗尘的宴会,他庄冥可还敢来么?”
    “等等,那艘接引的小船,上面那个年轻人,就是十三先生么?”
    “好像是他。”适才开口那人神色复杂,喃喃道:“他倒是真的来了。”
    ——
    庄冥来得稍晚,没有在岸边登船,因此须得经过小船接引,才登上楼船。
    乾阳和殷明,分别托住他,上了楼船,又将木轮椅子放上。
    白老则是跟随在后。
    楼船上的人,包括周边两艘楼船的人,纷纷投来目光。
    今日官府出手,在王爷的号令下,针对庄氏商行,查封了淮安十六府近百城池之中,属于庄氏商行的数百店铺仓库,单是丰城本地,就查封了六处。
    庄冥坐在轮椅上,目光扫过。
    有人避开他的目光。
    有人迎向他的目光。
    有人稍微点头示意。
    有人却露出嘲讽的笑容。
    “人情冷暖,这才第一日呢。”
    庄冥笑了声,摇了摇头。
    不单单是丰城,放眼整个淮安,十六府内上百城池,想必各家人物,都认为庄氏商行,必将崩塌,而他庄冥,难逃此劫。
    此时此刻,周边众人中,有些人面上带着同情怜悯,有些人则是带着关切之色。
    他们表现出来的怜悯关切神态,究竟是真是假,倒也难说,但至少此刻,还在他庄冥面前,表露出了几分善意。
    但还有一些人,因为利益的纠纷,或者因为早些时候有过交恶,却全然不掩饰幸灾乐祸的脸色。
    放在以往,这些人就算心有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甚至会笑脸相迎,寻求合作的机会,但在此时,他们认定了,庄氏商行难逃此劫,便也懒得去掩饰了。
    今日之后,原先与庄氏商行合作的商家,未必会再合作。
    谈不上落井下石,但定然会静观其变。
    这是大势使然。
    ——
    来到这里的,都可以算是丰城当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今夜赴宴的,既有文人墨客,又有地方豪绅,故而分作三艘楼船,划分开来。
    论起财力,庄冥或许最多,但论起地位,却也不算太高。
    因此他的坐席,不在最前列。
    “公子,这里。”
    庄冥端正坐下。
    周边许多目光,都看了过来。
    今日官府查封庄氏商行的动静,可着实不小。
    周边顿时议论纷纷。
    而庄冥神色如常,只是问道:“王爷何时到?”
    旁边有人应道:“王爷在隔壁那艘楼船,与本地那几位大儒,以及那些位有功名的才子们,在谈论新词诗作。”
    ——
    另一艘楼船上。
    气氛更显平和了些。
    这里都是文人书生,言语用词,语气高低,尽都显得温和。
    前方正在与陈王爷畅谈的,是本地大儒。
    而坐席靠前的,也多是考取了功名的才子。
    至于后方,则是一些寻常书生,虽无功名在身,但大都有些著作名声,故而受到邀请,其中不乏寒门出身,便也更彰显了王爷宴客,“不问出身,只问才学”的贤名。
    陈王爷与诸位儒生谈论诗词著作正酣,正到此时,准备挥洒笔墨,即兴赋诗一首,再让这些文人书生,各展才学,推动其名。
    但就在这个时候,却又有人匆匆而来,而王爷耳边,低语了声。
    “哦?”
    陈王爷抬起头来,露出歉然神色,又收敛了去,笑道:“本王这首诗,便等回来再作,诸位万勿失了兴致,待会儿回来,本王可要逐一鉴赏诗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