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七章解甲(1/3)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二时四十分,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南京前进指挥所主任冷欣中将率所部一百五十九名官兵以及新六军前进指挥所五十二名官兵,携电台一部、指挥车两辆,分乘七架运输机飞抵南京大校场机场,随即,第一面青天白日旗在明故宫中升起,自三八年十二月三日沦陷以来,南京城中第一次升起了中国国旗!
    八月三十日一大早,新六军先头部队第十四师便在芷江机场开始集结,众将士全副武装,个个精神抖擞,汽车、骡马及一应轻重武器样样不落。
    此去是为了接收南京城和城里城外投降的日寇,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去,自然不能弱了气势!
    一架架运输机在芷江和南京之间穿梭着,至九月五日午后,新六军各部已相继被运抵南京,集结于南京城外围各要地。
    九月九日上午,南京天气晴朗,秋阳高照。城内城外,彩旗飘扬,大街上搭起了一座座用青松翠柏装饰的高大牌楼,一直蔓延至黄浦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原中央军校)大门外,沿途自有新六军的战士们拉起了警戒线,今日的战士们全副武装、戴着美式钢盔、肩负背包、手持冲锋枪,身着呢布军服,脚着黑色军靴,手戴白色手套……个个神色肃然,精神抖擞。
    兴奋的百姓涌上街头,翘首以盼那个伟大时刻的到来。
    今天,中国战区日寇投降签字仪式将在司令部大礼堂举行!
    八时左右,一辆辆小汽车自四面八方驶来,沿着大街缓缓驶入了司令部大门,车上有来参加受降仪式的各级将领,有观礼的中外贵宾,也有前来记录这个伟大时刻的中外记者。
    车队驶进司令部,继续沿着一条大道缓缓向大礼堂驶去。
    大道两旁每隔五十米便竖立着一根五米高的蓝白红三色斜条纹旗杆,旗杆上分别悬挂五十一个战胜国的国旗,每面旗帜下同样有肃然而立的新六军战士。
    大道一直延伸到了大礼堂前的广场上,在这里有一座高达十米的彩饰牌坊高高耸立着,牌坊之上分三层:第一层安置一座巨大的金属制“v”字,悬挂中、美、英、苏四国国旗;第二层镶嵌着青天白日国徽;第三层悬挂一块“和平胜利”的大牌匾。牌坊下设有三道大门,中间的门供汽车通行,两旁的门供行人通行……
    此时,李四维正在大校场准备受降仪式之后的阅兵仪式,无缘进场观礼,但是,他完全能想象那一刻的中国有多么的了不起,那一刻的中华儿女有多么的自豪!
    “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
    九时十五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盟军中国战区受降主官何应钦上将庄严而激昂的声音在广播里响起,响彻了南京城,响彻了大江南北,“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九日上午九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亚及全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从此开一新的纪元……”
    受降仪式顺利完成,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地奋战了十四年,终于赢得了这场伟大的胜利,终于迎来了这个伟大的时刻!
    随后,阅兵仪式、拜谒中山陵……九月九日的南京是胜利的南京、是喜悦的南京、是激昂的南京!
    可是,再伟大的胜利也会随着被人们遗忘在时光的长河之中,再汹涌的喜悦也会被流逝的时光冲得烟消云散,再高亢激昂的情怀也会在安乐的生活中回归平淡!
    当这些慢慢褪去,战争在人们心中或许又会变成另一番模样。
    九月十日,城中的日寇分批向新六军各部缴械,至十月三日,在南京投降的日军被全部迁入了城郊各处战俘营内,南京的受降工作顺利结束,昔日不可一世的小鬼子也已完全变了样,见到新六军的将士们时都会堆着一脸和善而卑微的笑,只是那笑容却让众将士怎么都觉得不舒服。
    “这些狗日的才会装孙子嘞……”
    “他娘的!这样一群怂包咋有胆打到中国来的?”
    六十六团驻扎在孝陵卫,负责看管着附近的两处战俘营,李四维也会时常去战俘营巡视,每每也能听到兄弟们在私下埋怨。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兄弟们本就对小鬼子满怀仇恨,本想趁着这个时候把他们往死里折腾,可是,面对一群卑躬屈膝的龟儿子,却又觉得下不去手……就只能抱怨抱怨了!
    李四维自然也把小鬼子的转变看在眼里,郁闷的同时却又暗暗心惊……狗日的,难怪小鬼子能在战后迅速崛起啊!
    不过,另一件事却让李四维放心了许多。
    “狗日的!”
    当日战俘营建好之时,郑三羊便不无嘲讽地向李四维抱怨过,“战俘就是战俘,还叫啥‘徒手官兵’,真亏狗日的想得出来!”
    在日寇的坚持下,南京城外的战俘营最终被称为了“日本徒手官兵集中营”,这让不少将士觉得不满。
    “一个名字而已嘛!”
    对此,李四维却有些不以为然,甚至有着自己的见解,“这正好说明他们缺乏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连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都没有的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