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人后人(完本)(2/5)

字体: 增大 默认 缩小
蒙古那边问题应该也不大,建虏被灭,漠南以及漠北臣服是必然的。剩下的,就是一个吴三桂等人了。”
    周正见他终于说到今天的正题,看着他,沉默不语。
    卢象升伸手,摸了摸头顶,叹道:“我知道你不会马放南山,但用得着我的地方也不多了。给我五万人,我去云南,给你将他们扫灭,咱们就算两清了。我回乡著书立说,实现我另一个愿望。”
    周正看着他,语气平静道:“他们说的,做的,不代表我的想法。”
    卢象升一笑,道:“我知道。不然你不用将我抬入阁,不瞒你说,当初我是拒绝的,后来想着或许还能做点事情,我毕竟也是进士及第。后来发现,我居然做不来。现在也不瞒你了,元辅找过我。皇上私底下也派人对我威逼利诱。而且,你的人里面,也并非铁板一块,我从那些话里能猜到,有些人的心思与你不一样的。”
    周正听着他的话,知道他去意已决,或者,在内阁的时候就知道了。
    周正沉默良久,轻轻一叹,道:“我知道。我也知道你应该也是倾向于我将来某一天还政于皇上的。那样才能保持社稷的稳定,大明的长盛久安。”
    卢象升看着他,道:“不是我,应该是绝大多数人。你看看你身边的那些人,或许他们眼下是跟着你变法,意志坚定如铁,可将来某一天,他们或许也会突然发现,还政于皇上,才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不会允许你做皇帝的,也不会允许你们周家出一个曹丕,我大明不是汉末三国。”
    卢象升这是推心置腹了,说了一些别人不敢说,却又都知道的话。
    周正拿起酒杯,有些艰难的喝一口,道:“在世二十年,顾身后十年,再十年就鞭长莫及了。”
    卢象升审视着周正,笑道:“我都要走了,你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将来到底怎么打算的?这些事情,可都是你藏着掖着搞出来的。”
    周正看着他,沉默了好一阵子,道:“这件事,要么二十年后再说,如果我活不到二十年后,就在我死之前来问我。”
    卢象升目光深深,道:“看来,你这个想法也是不容于世的。”
    周正一笑,道:“也不是,只是需要些时间。”
    卢象升会意的点头,忽然道:“今晚我跟你睡。”
    周正嘴角一抽,叹气道:“你是非要给我制造谣言啊。”
    上官清已经懒得听了,转身走了。
    周方等人也无声的离开。
    周正与卢象升同时站起来,勾肩搭背的,犹自说笑着,回忆起在西安府时候的那一晚。
    周正与卢象升突然爆发的热情,亲密,在京城上下掀起热议,同时有不知道多少人惶惶不安,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
    第二天,阁臣卢象升主动请缨,前往云南征讨叛逆吴三桂,唐通等人。
    内阁批准,将云南,福建,广西三地兵马尽归他节制,由他择机征讨。
    京城自然是一番舆论地震,不知道多少人或明或暗的指责周正排斥异己,卢象升是周正逼走的。
    周正懒得理会,送走卢象升,继续埋头做事。
    纷纷扰扰之下,很快安和三年渐渐尾声,即将步入安和四年,历史上的崇祯十七年。
    周正要忙的事情更多了,除了年终总结以及明年的规划,还有‘议政会’的事情。
    议政会暂定为每省二名‘议员’,内阁另外可以指定十人,内阁阁臣,尚书自动兼任议员,皇帝可以只认五人,每名总兵可以举荐一人等。
    总数加起来,七十五人。
    在年近尾声的时候,周正还忙着给这些人上课。
    在内阁大楼不远处的一个联排的房子里,周正敲着黑板,看着面前的三十多人,道:
    “第一步,立法。今后的立法工作以及权力,应该在议政会,术业专攻,议政会要学习怎么立法,你们代表的是全国百姓……”
    “第二步,你们的工作是审计,审计朝廷的各项支出,是否合理,是否调配得当,也包括复核,是否用到实处,有无贪污,克扣等……”
    “第三步,对国政的谏言,朝廷各项政策,计划,要进过充分的讨论,取得最大共识……”
    “第四步,对各级官员的弹劾,复核……比如,朝廷出现重大的事件、人事抉择,需要议政会投票决定……”
    “第五,议政会对内务,外事都将有一定的话语权……”
    “第六……”
    “第七……”
    周正指着小黑板,一边写,一边说着。
    下面三十多人,埋头记,并且心里也在激动的思索。
    这么大的权力,谁人能不激动!
    他们一边听,一边记,还在思考。
    他们也都知道周正刚才的‘骑马看路’的意思,一切还得边走边看,不断完善。但即便是这样,既定的一些权力已经足够他们垂涎三尺了!
    周正不断的讲着,不远处的门旁还有不少人在旁听,包括首辅钱谦益等内阁要员。
    半个时辰后,周正讲完,对着一群人道:“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